7月25日,常宁市委书记刘达祥到市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就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国企改制情况、维稳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调研,市领导段鸣、郭秀清参加。
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58.9亿元,同比增长31.6%,增加值增速9.0%,排衡阳市七县市第一位。全市新增规上企业20家,退出规上企业4家,净增规上企业16家,全市共有重点工业项目5个,其中完成投产项目2个。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2个,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7个,全年专利申请306件。2018年上半年以来,全市主要指标稳中有升,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6月份完成工业产值25.6亿元,同比增长13.6%,1—6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8.1亿元,同比增长14.6%。截止目前,经直17家国企已经完成改制的有16家,剩下的1家已重新启动改制,目前已完成了破产程序。
2018年常宁主要目标任务是: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300亿元,增长10.5%,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65亿元,增加值增长率完成7.8%;全市工业技改投资额完成120亿元,增长40%;高新技术企业新增4家,高新技术产值占GDP11%,力争“十三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125家,工业总产值达400亿元以上。
刘达祥要求:坚持“产业主导、工业主打、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策略,怀着工业情怀去发展工业,工业强,城市才有吸引力。发展工业是常宁经济发展的重心,必须做大做强,在短期内实现衡阳市经济第一县的目标,奋力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县,昂首健步迈向全国经济百强县。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做好有色金属产业链,围绕两个千亿园区产业做文章,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创造良好的投资审批环境,限制投资审批办法和流程,做到一个窗口受理,让更多投资者来常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