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2310|回复: 0

曾振华:医者仁心 情系患者

2641

主题

311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68
发表于 2018-4-5 16: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蓬塘乡医院,每天都能见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政协蓬塘乡第十届委员,蓬塘乡医院院长曾振华。

提起曾振华,蓬塘乡方圆几十里的乡邻,没有不知道的,大家对他的评价出奇的一致:医术精、服务好、负责任。初见曾振华,他刚从手术室出来,脱下白大褂,急匆匆的跟我们交流了几句,又去安排下一台手术了。虽然早已经不拿手术刀,但是他始终坚持亲自安排每一台手术,或者至少要了解是哪些病人做什么手术,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清淡如水的性格,低调的处事态度,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浮夸的语言,无论是从医之路还是为医之道,他始终以精湛的医术、博爱的情怀、优秀的医德操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蓬塘人民的健康。

不忘初心,只为追求梦想

曾振华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像父亲一样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是他从儿时就坚定的梦想。1982年,曾振华的父亲退休了,他梦想成真的“顶职”踏入医生行业,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至今已有36个年头了,这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兢兢业业行医、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医生事业奋斗了一生,付出的不只是心血,还有浓浓的情感……“敬业不如乐业,为人医者不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一生的理想追求”,曾振华坚定地说。

从医30多年来,曾振华始终战斗在一线,竭尽所能地履行医生职责,坚持每天查房,到临床一线对疑难、危重患者进行会诊,悉心教导临床医生。在曾振华的生活里,几乎没有双休的概念,他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坚守在病人的身旁,可曾振华并不觉得辛苦,用他的话说:“我们是医者,医者仁心,要的就是多为患者着想,为患者减轻躯体和精神的痛苦。”

“多医好一个病人,自己就多一份荣誉感”,曾振华的职业精神超乎想象。在九十年代初,一年总有那么几个因家庭服毒自杀的案例,很多医生并不愿意接这样的病人,一来对抢救的时间要求严格,二来患者与家属原本就有矛盾,抢救不过来容易把情绪转移到医生身上,造成医患矛盾,大多数医生都敬而远之,可在曾振华眼里,所有的生命都值得付出一切去挽救:“只要送到我这来的病人,我一定会尽全力去救治,如果不竭尽全力把他们从病痛中解救出来,我会觉得对不起这个职业”。如果有些病人在他手里没有医治好,他一定会到处查资料、打电话,直到弄清楚为止。从医几十年,曾振华没有发生一起医疗纠纷,更创造了“零差错”的神话。

“他是个工作狂,在他眼里病人就是一切。”了解曾振华的同事都这么说。他之所以忙,是因为他没有正常的下班时间,也没有正常的休息日,找他的病人总是一茬接一茬,即使现在他已经不会诊做手术了,电话还是特别多,打电话进来的基本上都是病人或病人家属,“他们喜欢有什么都问一下我,感到放心点。”曾振华笑着说。他的手机24小时开着,为的就是服务病人,每时每刻都关注着病人的状况。从当医生的第一天,曾振华就有一个习惯,只要是他的病人输液,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要等病人输完最后一滴药液才离开,直到现在,他也这样要求医院的其他医生护士。

“但愿曾经荒芜的心田,能开出繁花一片;但愿我们医者之心,能化作光明烛火照亮患者前行的路”。我想,对于曾振华来说,行医为人,这也许是他最初的初衷了吧。

注重学习,勇攀医学高峰

在曾振华办公室书柜里,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医学方面的书籍。他深知,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不学就跟不上医学发展的脚步。从医以来,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经常求学于广州、成都、西安等地的大医院,忙碌之余,他总会手捧医书,随时随地不忘学习充电,通过不断总结分析临床经验,不断积累经验,领悟深义,探索医学新思路。对于他来说,自费外出学习已是家常便饭,因为他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次的学习机会。

“一个医生要有医术,更要有仁心。”他认为,身为治病救人的医生,只有一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真正过硬的本事,这才是治病之本,专业技术水平才是医生个人和专业发展的命脉所在。他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他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以真诚的微笑打消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

“曾院长是我的救命恩人,人特别好!”一说起曾振华,胜桥镇的曹芳超连忙竖起大拇指,在她心里,曾振华不仅仅是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更是一位心地善良、和蔼可亲的长辈。

2000年,曾振华在胜桥医院当副院长,时年6岁的曹芳超患上结核性脑膜炎,在其他医院被误诊为伤寒,住了一个月院没有好转。因为父亲早逝,家庭穷困的曹妈妈只能放弃对曹芳超的治疗,想着在镇上的医院拿点药吃算了。接诊的是曾振华,当得知曹芳超的情况后,他多留了个心眼,在仔细诊断后,曾振华肯定曹芳超得的是结核性脑膜炎,并非伤寒,便立即制定治疗方案,在曾振华的治疗下,曹芳超仅住了五天院便出院回家了。出院后,曹妈妈带着芳超放着鞭炮给曾振华送来了锦旗,如果不是曾振华,曹妈妈都不敢想象唯一的女儿会成什么模样。如今的曹芳超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姑娘了,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了,偶尔回家还会与曾振华联系。

这些年,曾振华收获了蓬塘乡方圆几十里乡邻的好口碑,或者,用他的话来说,更多的是获得患者的信任。光彩夺目的光环并不是曾振华的初衷,为患者和那些“亲人们”做一些竭尽所能的事,才是他最初的想法。

以身作则,打造先进集体

2009年,曾振华被任命为蓬塘医院院长。作为院长,曾振华深感自己带队伍的重大责任。他说:“一人强不如大家强,只有自身的发展是不行的,医院的明天还要靠团结大家一起奉献”。他除自己勤奋努力外,还乐于甘当人梯,注重为其他同志成长提供顺境,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风和科室环境。无论是作为院长,亦或是朋友,时时都渗透着他一心为医院,一心为大家的那一份真诚与热爱。

几乎每天,曾振华都是医院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的,一个月几乎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住在医院的。即使现在已经身为院长,他依然坚持以身作则,以自己献身医学的敬业精神感染每一位医生。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医院成长了一批骨干,近几年每年都被市里评为先进,参加市里开展的各种业务竞赛或文艺活动,蓬塘医院总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医疗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也都呈现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气象。

关注民生,恪守委员之责

作为一名政协新委员,起初曾振华还不太了解政协工作,也不知道如何履职,但他坚持参加政协各种学习培训、委员小组活动、扶危济困志愿服务、脱贫攻坚帮扶活动,一边学习走访,一边关注民生。

1996年撤区并乡后,原田尾医院的人员被整合到蓬塘医院,空留一座房子,近几年租给了别人办幼儿园。20余年过去了,人口不断增多,村民们对筹建田尾医院的呼声很高,为了让原田尾的村民就医更便捷,2014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田尾医院,并要求两个月后开业。在两个月内组班子、清退幼儿园,重装开业,这无疑是一项艰巨到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曾振华硬是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不仅如此,在开业后还筹资完善了田尾医院的基础设施,更新了设备,新建了公卫大楼,让周围的百姓为重新开业的田尾医院集体点赞。

作为医者,曾振华一刻也不忘 “仁爱”二字,尽管平时工作非常忙,但总会挤出时间为穷困的老人们义诊,把医药、健康知识和仁爱之心带给他们;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深知自己担负的责任重大,他认真履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曹莉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