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2008|回复: 0

庙前——唐宋时期游客就慕名而来

2641

主题

311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68
发表于 2019-5-28 08: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地名由来

位于常宁市南部的庙前镇,因镇驻地所在村村前昔日有回龙庙而得名庙前。 

老地名特色

潭水由南而北纵贯庙前镇,境内的金龙岩等石灰岩溶洞,在汉唐时期就吸引四方游客慕名纷至沓来,且留下摩崖石刻有30多处。还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印山,国家传统村落、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中田古民居。1945年1月发生在腊园口的抗日阻击战,是抗日战争中誓死捍卫湘南门户的典范。

位于常宁市南部的庙前镇,因镇驻地所在村村前昔日有回龙庙而得名庙前。1950年8月庙前乡属第六区。1955年6月庙前乡划归罗桥区。1958年9月隶属天堂人民公社。1961年11月设立庙前、春和公社,仍属罗桥区。1995年撤区并乡,春和、庙前两乡合并为庙前乡。1996年庙前乡改为庙前镇。


金龙岩口金龙岩是庙前溶洞群中的最大明洞常宁文史专家滕健介绍,庙前镇位于“常桂十里画廊”上,属喀斯特地貌,境内群峦耸翠,风景秀丽,多石灰岩溶洞,金龙岩为群峦间一半月形溶洞,因岩洞顶高悬一巨型钟乳石酷肖龙首而得名。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岩口“偏左有穴,突出一石,鳞鬣悉具,俨然龙首也,其金龙所由名乎。”金龙岩之山玲珑秀丽,之洞穴形势离奇,清乾隆《衡州府志》称其“秀丽为一县甲”。金龙岩洞口高7米,宽10米,纵深24米,洞分三进,前进阔于中,中进阔于后,整个溶洞可容纳千人,是庙前溶洞群中的最大明洞。传说舜帝南巡时,曾藉岩而居。汉末唐宋以来,四方游客慕名纷至,纪游的摩崖石刻有30多处。南宋理宗年间(1224—1264年)诗词摩崖石刻有6处。明朝万历年初,常宁知县陶敬图为修县志,亲临考察。明进士彭昭南(桂阳白埠山人)、清进士陈士杰(桂阳泗洲寨人湘军将领)曾为金龙岩题联。1925年,梁启超来湘督学时亦慕名来游,盛赞此洞奇妙。

金龙岩上之金龙如今,金龙岩虽是庙前景区游览点之一,因位于AAA级国家旅游景区中国印山至财神洞之间,游人多慕印山和财神洞,所以很多游客并未领略到金龙岩的洞幽、石奇。“一山融三城”的中国印山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印山坐落在庙前镇金龙村岩背岭,景区地貌奇特,岩石姿态万千。常宁籍鲁迅版画奖获得者吴国威先生,率弟子历经近20年打造,临摹雕刻自黄帝以来5700多件形态各异的印章、书法、肖像于岩上,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

天窗岩印山的摩崖石刻作品,被誉为“一山融三城”,即“中国名人名章城”“中国书法城”“中国纪念印章城”。在艺术门类、时代特征上既具有代表性,又不失其博收精彩,实乃摩崖石刻之首创。中国印山正大门牌坊上,是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所书的“中国天下印山”,古朴老辣,潇洒自如。山中的奇、峻、怪、险之岩上则铭刻了从传说中的苍颉创字到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名家大家的作品。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15个汉字,仿宋体,从左至右,三纵五横,大气磅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象征人民民主专政权力的印章。“毛泽东印”“毛氏书法”“润之”三章,烘托毛泽东头像,头像左下方临摹“毛泽东”亲笔手迹,其印章誉为国粹。

印山的印章中国印山的镇山之石,是一头大理石大象,驮着两枚大印的“印象石”。相传为盘古开天地时,大象降临人间,带着吉祥和祝福来到庙前。直到中国印山问世,大象的祝福才被揭示,它祝愿人世间永远“天地人和”,祝福前来印山观光的朋友“昌富大吉”。作为常宁市的旅游大镇,庙前还有国家传统村落、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中田古民居;中国景观村落——泉塘湾民居群;常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大屋袁家民居群以及湖南省石马地质公园、财神洞、天窗岩、野猪林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还有让人顿生敬佩之情的常宁、桂阳两地交界处的腊园口抗日阻击战遗址。腊园口雄关血战大捷腊园口抗日阻击战遗址,位于今庙前镇泉井村S214线两侧。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9月30日,常宁县城沦陷,县府先后迁洋泉的斗米湾、石灰坪,塔山的阳山,庙前的麻畬田、石马,白沙的猴子冲、火石桥及三角塘的大义山北麓至圣寺等地。滕健说:“常宁沦陷后,省府已辗转迁到永州蓝山县,日军妄图攻下蓝山县,迫使省政府投降。位于常宁、桂阳两处交界的腊园口成为日军攻取湘南的门户。这里东面的笔架山、西面白阜岭直插云霄,中间有条长约两公里、宽约50米的峡谷,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1945年1月,国民革命军37军140师师长毛定松,在常宁、桂阳人民抗日激情的感召下,决心与常桂民众抗日自卫军一道与日寇决战。他利用腊园口天险,派主力419团布下伏兵扼守,将东边的笔架山咀菜土岭与中间黄土岭,西边的枫陵岗围以木栅、垒砌碉堡、挖掘战壕连成一片,各派一个营驻守。同时,将418团列为机动,在白阜岭、泗洲山之间布防两个营,另一营布防在桂阳县与常宁县庙前的泉井、双凤村交界的五虎关、九龙关,与当地人民共同扼守。420团列为后备队,布防于莲塘与泗洲之间。他自己则坐镇白阜岭师指挥所。



泉井古民居1月19日,日寇从半边街攻占弥勒铺北边的北风坳后,用大炮轰击腊园口,炮击过后,发起一次次冲锋,均被419团三个据点的交叉火力死死压制。从19日下午至20日下午,激战一昼夜,日寇始终无法攻克腊园口且死伤惨重。21日,日寇进犯九龙关,试图从侧翼攻击腊园口。守关军民发现后,立即在地势险要的凤形山猪婆寨附近设伏。当日寇进入伏击圈,军民枪弹、石块齐发,一时间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日寇不甘心失败,改用攀山偷袭,拿下凤形山猪婆寨。当日军攀至山腰,被埋伏在此的抗日军民又狠狠地揍了一顿,日军猝不及防,一战即溃。至当日黄昏,日军仍未攻破九龙关,只得驮着多具尸体,退回半边街营地。22日,日寇集中了更多兵力,向五虎关西侧坡度略缓的金鼓岭、马鞍岭袭来。418团已预测到敌人可能从这个方向袭击,毛定松先天夜里派一个炮连增援,结果当天日寇又是溃不成军,狼狈逃走。

大屋袁家23日凌晨,山上草木结了一层薄冰,为了御寒,几里长的阵地上,守军燃火堆取暖。日寇见守军阵地上浓烟缭绕疑为援军而至,不敢轻举妄动。中午,日寇在炮火掩护下再次发起攻击,仍被我抗日军民击退。日寇见久攻不克,只得退回常宁县城。日军指挥官松山羊马在战斗中负重伤,在撤回县城途中死亡。这场持续几昼夜的抗日阻击战,粉碎了日寇攻占蓝山,迫降省府的阴谋。腊园口雄关血战大捷,是抗日战争中誓死捍卫湘南门户的典范。如今,腊园口抗日阻击战遗址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点,它与板桥镇横过岭上的抗日烈士墓成为人们缅怀抗日先烈,不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教材。来源:衡阳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