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3161|回复: 2

这个常宁人,被黑得好苦!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19-7-23 19: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方九,原来是你们黑出来的


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将领们大多都被黑过,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因为孙中山自称“洪秀全第二”,视湘军为清廷走狗和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因此从民国开始,湘军将领逐渐跌落神坛,历史地位一日不如一日。反清学者章太炎就专门作了首《逐满歌》,咬牙切齿地骂了一通曾国藩:

“满人逃往热河边,

曾国藩来做汉奸。

洪家杀尽汉家亡,

要把死仇心里记。”

再后来,各类农民起义都被定性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镇压农民起义的湘军团队自然就成了破坏革命的罪人,被黑的命运从此无可逆转。所以我们今天再来看湘军将领、常宁人唐训方的被黑史,也就心知肚明,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唐训方的被黑,仅局限于家乡常宁范围,可见都是本土人士所为。内容也大多经不起推敲,而且不乏搞笑成份——毕竟唐训方作为一名浸淫于传统经学、岳麓书院受业的正经读书人,一生循规蹈矩,不悖纲常,不纳姬妾,不建豪宅,深得曾国藩创立湘军时“不爱钱、不要命”的真传,堪称道德君子、官场绅士,要想黑他,确实没那么容易。

而好事者要黑他,自然会想到一个人——曾国荃。

曾国荃,字沅甫,优贡(秀才的一种)出身,湘军主要将领,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他虽与唐训方同为湘军将领,声名却不怎么好,尤其在野史中口碑非常差——这都源于曾国荃的两大恶行:贪婪、嗜杀!

贪婪到什么程度?曾国荃率部攻下天京后,纵兵劫掠七天,曾国藩幕僚赵烈文曾在日记中提及,“傍晚各军入城后,贪掠夺,颇乱伍。余又见中军各勇留营者皆去搜括,甚至各棚厮役皆去”,意思是军中无名小卒也奔城内搜括抢夺而去。名士王闿运在《湘军志》还举出实例,直言曾国荃部官兵常常自备竹筐用来承装虏获财物,壮丁“争求从军,每破寇,所虏获金币珍货不可胜记”,“人人足于货”……

嗜杀到什么程度?曾国荃部在付出惨重的代价攻下太平天国占据了9年之久的安庆后,对1万多名投降的太平军也不予以赦免,以分批发放路费的名义,每次召集100人进指定的屋子,然后全部杀头。1万多太平军俘虏,整整被砍了一天一夜,残忍得令人匪夷所思。曾国荃也由此得名:“曾剃头”!

曾国荃的贪婪与嗜杀,野史不一定完全真实可靠,正史却也从不遮掩,曾国荃自己则始终避而不谈,态度令人玩味。在和左宗棠开玩笑时,曾国荃才自称,一生“挥金如土,杀人如麻”。其做派惹恼过清官彭玉麟,彭曾三次弹劾曾国荃,并多次建议曾国藩杀掉曾国荃以平民愤,多少都说明一些问题。

曾国荃还与名士王闿运交恶,对王闿运《湘军记》如实反映湘军的劫掠、凶残非常不满,认为王闿运丑化了曾氏兄弟和湘军,勒令王闿运限期毁掉已付印的全部书稿,让王闿运非常难堪。曾国荃还重新安排王定安撰写《湘军记》以正视听,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所以,好事者用曾国荃来黑唐训方,算是彻底找对了人。方法其实也简单,就是直接把曾国荃的污点,甚至绰号,统统移花接木“嫁接”到唐训方头上——反正民国之后的湘军将领们大多已经作古,不可能还会从地底里爬出来争辩。

最搞笑的,莫过于好事者连曾国荃“曾老九”的绰号也照搬不误,把唐训方称为“唐方九”。

曾国荃之所以叫“曾老九”,那是因为他系曾国藩九弟(曾国藩共有四个弟弟,一个姐姐,三个妹妹),故名“曾老九”、“九大人”。而唐训方称之为“唐方九”就没什么道理了,他的父亲唐棣林就生了唐训方这一个儿子,唐训方怎么可能和曾国荃一样成为“老九”呢?遍查唐氏族谱和湘军史料,唐训方从来就没有自称或让人称呼过“唐方九”(除了少数的常宁本土文章)。而且,唐训方成名之前,常宁唐氏从未修过通谱,族人中排行第九也无从谈起……

唐氏族谱中,父亲唐棣林只唐训方一个儿子



到唐训方曾孙那一代,名震常宁的“唐氏三绝”(即通经史的唐牧六,工书法的唐虞九,精医术的唐省三)名字就很能说明问题——试问在先人叫“唐方九”的前提下,作为名门望族的博学之家,取名必定会注重文化底蕴和传统礼俗,后代能不避讳而取名“唐虞九”?

可见黑唐训方的人,当年一定没动过脑子!曾国荃若地下有知,估计也一定会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而暗暗发笑。

曾国荃以战胜者的凶蛮洗劫财富、屠杀战俘,成了近代湖湘文化一个极大的负数,这也是曾国荃自己的人文光辉一直黯淡的重要因素。只是让人意外的是,他在增加湖湘文化赤字的同时,还让唐训方被后来的好事者顺带着黑了一回……

国学底蕴深厚的曾国荃,其实还是能够非常冷静地旁观这个世界的,他曾撰写了不少对联,充分表明了心迹:

一曰,“英雄未必难成佛,隐士何尝不爱名”;
一曰,“一片光明心比月,十分欣喜我知鱼”。

意思无非就是,你们要黑尽管黑,反正我自己是内心坦荡的,颇有深得道家修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境。唐训方就没办法了,被人黑时已去世多年,这世态炎凉的人间,已经没有给他争辩的机会了。




作者:三尺水编辑:尹维龙
二审:刘杨三审:陈其礼
文章来源:常宁宣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88

帖子

32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01
发表于 2019-7-23 22:4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训敏诗礼,谋绍忠贤,唐训方是训字辈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88

帖子

32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01
发表于 2019-7-23 22:49: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训方的父母均葬在今新河镇八正村八正小学(又名八角亭,以前是唐氏宗祠)后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