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板栗收获的季节了
又到可以吃新鲜板栗的时候了
就问你
有没有特别想吃?
有没有特别想吃?
有没有特别想吃?
回忆我们那些被风吹过的童年
记忆中,常宁的秋天
是我们童年时放学路上怎么也看不够的狗尾巴
是一起放牛围在小坡边,吃烤熟的包谷棒子
是书包来不及放下,围绕板栗树找寻的乐趣......
常宁乡下打板栗
七月洋桃八月瓜,九月板栗笑哈哈!
家乡的板栗树上,总在深秋季节,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子,站在板栗树下仰望,翠绿的叶丛中,是一簇簇长满尖刺的板栗球爆裂开来,露出熟透的的褐色的板栗,馋得我们直流口水!!
早在果实刚泛青时,我们实在馋了,就偷偷往树上掷石子,以便把它们打落下来。一落地,我们就用石头的钝角轻轻砸开绿油油的壳,迫不急待地分享一瓣瓣尚未成熟的“秋天”。其实,嫩嫩的板栗仁只有汁液,嚼在嘴里还带着苦味儿,但我们仍然吃得津津有味,好像它就是天底下最好的风味美食。
等到九月,俗话说,“七月杨桃八月瓜,九月板栗笑哈哈!”这个季节的板栗,已经完全成熟,大部分已经‘笑得”裂开了嘴,风一吹,饱满的板栗就从张开的嘴里掉落下来,落在树底的草丛中。小时候,在板栗成熟的每个清晨,我们就会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地嚯嚯起床,脸都顾不上洗,就要围着板栗树转几圈,捡到一颗红里透着油亮的板栗,都可以让人高兴上半天。
现在好多都市孩子只知道板栗,却不知道板栗下树之前是什么样子...板栗的栗苞跟花盆里栽的小仙人球差不多,圆而多刺。板栗球长得硬朗的,球面上的刺特别扎人的,里面的板栗子才饱满。看起来长得有点畏缩的板栗球,里面绝对是没发育完整的果仁。
那一个个像小刺猬似的绿莹莹的板栗刺球儿挂在枝头上。看了叫人手就痒痒的,总想亲手打下一个尝尝。小时候不懂章法的打板栗,不是背部被板栗球扎了,就是脑壳被板栗球扎了,读书后一看到“如芒在背”这词,就会有种感觉,好像背部又被板栗球砸了。
(板栗的真实面孔是这样的...长的像一个个怒目圆睁的小刺猬....)
现代的吃货也都是吃现成的炒板栗,根本不知道板栗是怎么来的,更别说,打板栗的过程了...说到打板栗,那可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据说打板栗不要竖着打,要横着打,横着打安全,竖着打掉下来正好落在你的脑壳上,不被小刺球扎个几次你肯定是不听老人言的!
捡板栗
捡板栗啦!!
火钳在手,走遍神州我不怕!
没有火钳子我也不怕,
我用树枝戳!戳!戳!
当然,还可以用脚踩,踩住板栗裂开嘴的边缘,再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把栗子从刺球里面拿出来。这个方法比较常用。首先你穿的鞋子得是比较厚的底,不然你会明显地感觉到“刺猬”的反击。
收成不错
就是剥的有点难度
蹲半天了才剥了一个
(你们剥板栗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边剥边咽口水...)
常宁小伙伴的儿时经典回忆:
灶火烤板栗!!
令人着急的板栗膜很轻易地就剥掉了...
小时候,
妈妈就是这样伺候我们吃板栗滴...
这时候的板栗,有的还没老,
剥出来,有的还是白色的外壳,
很嫩,这种嫩板栗,很适合生吃,脆甜脆甜的,
更适合一道馋死常宁人的菜:板栗焖鸡
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与枣、柿子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
来源:常游常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