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3279|回复: 0

灵动烟洲,说不尽的美景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19-10-30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前的每一次走过,我都没有觉得烟洲和别的乡镇有什么不同,但待日后想起,就会蓦然惊觉:那曾经看过的风景,走过的地方,真的是如此与众不同。
其实,我早已知道烟洲是常宁现存古迹最多的乡镇之一。那天,我与一群爱好文学的朋友来到烟洲,感悟其深厚的水乡底蕴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更有了一种难言的触动。古色古香的街巷阡陌,枝虬叶茂的参天古樟;绕城而过的舂陵江,巍巍屹立的惜字塔;精美神秘的盟山峰,重檐飞棱的清戏台……这一景一物都在述说着烟洲的过往与现在。驻足流连之间,像是在阅一部历史厚重的书,又像是在读一幅韵味十足的画。

山水之洲,大美无限。古码头曾是常宁较早的商业集散地。站立其上,但见江水汤汤,完全可以想见当年商贾云集、热闹喧哗的景象以及贬官士人惆怅满腹、无人诉说的落寞与忧伤。距码头不远的古街两旁的老房子则是古代的商铺,为当地手工业发达,商贸流通繁荣提供了有力见证。据说,当年票号、药铺、烟店、绸缎庄、杂货铺,此地应有尽有,几乎包罗了古代商业的所有行当。乘坐舟船,沿江而上。王侯的背影虽已在岁月的风烟中渐渐淡去,但古老的舂陵水依旧从远方蜿蜒而至,汇入烟波浩渺的湘江,亘古不曾停歇。可以查到的资料显示,自古以来,舂陵水就是湘南地区一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富饶的物产奠定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孕育了古烟洲的商业意识。明清时代,很多当地人为了过上富足的生活,沿着水路,走出烟洲,通江达海,遍及全国。

位于烟洲集镇中心的戏台让人思接千载。始建于清嘉庆八年的古戏台为半砖半土木结构,内壁绘有八仙的精美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很多年前,每逢演戏,不光当地的居民蜂拥而至,那些从舂陵江水路乘船路过的商客也都纷纷下船驻足观赏。台上台下,热闹非凡。戏台历经沧桑,饱受苦难,镌刻在台柱上的一副对联颇值一番回味:“烟画麒麟,从从容容将人情世故双眼看破;洲连鹦鹉,威威赫赫把英雄豪杰一脚踢翻。”不幸的是,抗战期间该戏台遭到炸毁,后经修复,又遭多方损坏。近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争取下,现在烟洲戏台已被复原加固,修旧如旧,古韵犹存,俨然该地一个新的文化符号。多年前,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来到这里,正赶上重新开唱。戏台上唱的是《三请樊梨花》《四郎探母》《孟姜女》《文武状元》等,听说足足演够了三天。台上真真假假的生离死别,台下现世安稳的太平盛世,让意犹未尽的乡亲离开之时竟分辨不出今夕是何年。

早就听闻烟洲有一座保存完整的惜字塔,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那天,在陪同者的指引下,我终于在江边见到这座古塔。乍一望去,古塔呈灰红色,斑驳夹杂其间,年代应该还算久远。此前,对于惜字塔,我一知半解。后经有识者解释才似有所悟。原来古人受科举制度影响,都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更是不能随意亵渎。古代读书人往往会在书桌旁放一个字纸篓,废弃的纸扔在其内,然后拿到惜字塔去焚烧。这当然是一种古老的文明行为,也是一种敬畏文化的仪式。

盟山峰位于烟洲镇新明村境内。据《衡湘稽古》载:“其北有盟峰,下有三帝王祠,言黄帝、舜、禹皆经此。”盟山峰并不高,海拔只有几百米。记忆犹深的是,那山峰上的石头,其壮美与雄奇不逊很多名山,仿佛在诉说着“风景这边独好”。盟山峰的传说故事甚多,这是一处超逸、飘然、玄乎的奇美之地,它传达出的那种不可捉摸的神韵,让许多人都想去寻找那山石之美的乐趣,探寻天地间无处不在的奥秘。

烟洲的风物何止这些!无论山还是水,无论樟还是石,无论古塔还是戏台,处处都有绮丽的美景,你要我说,我可真说不完。一路走过,秀美山水,空灵意境,进入我的眼底,涌上我的心头。走读之隙,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烟洲是灵动的,有文化传承也有大胆创业,有现实温情也有古之礼节,现实与历史融为一体,文化与经济齐头并进,所到之处无不呈现出一种蒸蒸日上的兴旺气息。


作者封志良
来源:常宁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