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水口山镇大渔村,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带动家乡乡亲致富,为周围群众长期稳定提供10多个就业岗位,累计带动贫困户44户108人,户均增收6000余元以上,他就是常宁市明生种养专业合作社创办人、联合支部书记黎明生。
眼前这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正在喂鸡食的就是黎明生。事业有成的他,在一次回家探亲的途中,得知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后,毅然放弃原来稳定的工作,跳出“舒适区”返乡创业。
“当时就有一股子热劲,就想回来搞好农业,最开始就是种植水稻,到后来就开始发展生态特种动物养殖,养了藏香猪、豪猪,还有口味虾这些。”黎明生乐着地和记者说着自己的经历。
2016年回到家乡,黎明生随即成立了常宁市明生种养专业合作社,将自己在外务工20多年的积蓄拿出来,投入到合作社发展和日常运作当中,流转土地种植了水稻近2000亩。在参加湖南省青年农业主培训后,他又建设合作社联合党支部,以党建带动产业,促发展,不断完善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黎明生告诉记者,大渔和大市村有十几户贫困户在他这里就业,这些贫困户每天的工资就是100元,一年下来,也能赚到不少钱。
增收要致富,特色种养是出路,这是黎明生回乡创业以来的切身体会。2017年中旬,他又投入资金40余万元,吸纳周边村民入股饲养豪猪。去年底,第一批豪猪成功出栏,黎明生闯出了带领乡亲致富发展的另一片新天地。
许文峰是合作社的入股社员,记者采访时,他有些激动,他说:“豪猪养殖方面我们都跟着他(黎明生)学习,他呀,就带着我们大家伙儿一块发家致富!”
雷洪玉是黎明生的妻子,说起丈夫刚创业时,她有些不大好意思地说:“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困难,压力也很大,也会跟他争吵,现在他搞出点名堂来了,也替他开心。”
豪猪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只要感到危险,就会将全身的刺都竖起来,而它的刺特能被用来制作牙签、饰品和钓鱼用浮子等等,也具有经济价值。
如今黎明生的合作社已有近20名村民入股,他在林下还散养了近万只土鸡,养的豪猪每年存栏1000头左右,出栏率每年300头左右,除此之外,他利用稻田的浅水区和冬闲期养殖小龙虾等养殖产业,实现绿色生态循环养殖,带动乡亲一同致富。
来源:大义常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