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宝宝发育过程中,身体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反应,家长们常常会误读这些信号,以为是宝宝生病了,着急忙慌地跑医院。更有甚者,听信了别人的偏方,采取错误的办法应对,本来好好的孩子,反而因为偏方落得一身病。
当宝宝出现下面这些“异常”时,不必过于惊慌,更不要用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偏方。
01长马牙
新生儿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这不是牙齿,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
长马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生后数周会自行消失。如果用针挑破很容易引起败血症。
02脱皮
新生宝宝都会有脱皮的现象,特别是在四肢、耳后,一般会在洗澡时自然脱落。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容易脱落。
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
03四肢蜷缩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宝宝的老是四肢屈曲,尤其是睡觉的时候。为了帮助宝宝,他们会在宝宝睡觉时,用布带把孩子两腿拉直捆好,认为只有这样才不会长成罗圈腿(O型腿)。
其实这是由于胎儿时期的宝宝为了适应子宫内的环境,四肢需长期蜷缩着,由此也导致了宝宝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四肢在自然状态下呈屈曲状。
千万不要绑腿,这样会影响孩子四肢的血液循环,对于动作发育也不利,严重的还会影响大脑发育。
04乳头内陷
有的宝宝可能出现乳房肿大,有的还会分泌少量乳汁。很多人不明白,这是因为受到母体残余的雌性激素的影响,于是就有“为新生女宝宝挤乳头”的做法。乳腺科吕医生就接诊了这样一起病例:
由于家人给女婴挤乳头导致感染,一侧乳房乳腺导管已经损坏了,乳房很有可能不能发育了。
05嘴唇有小泡
吸吮小泡指的是婴儿上下嘴唇中间部位出现的小泡,是因为吸吮动作所致,和喂养方式以及“上火”无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须为此担心。宝宝稍大些,吃奶时间隔拉长,便不再出现。
06黄疸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都会出现黄疸。
不要艾灸、不要喝葡萄糖水、也不要用茵栀黄,生理性黄疸会在2周内自行消退。但是需要注意排除病理性黄疸,具体区别可看我们之前发过的文章《这个儿科神药已经被禁3年,如今还有医生给孩子开,家长千万要注意!》。
07身体不经意抖动
新生儿常在入睡之后有局部的肌肉抽动,尤其手指或脚趾头会轻轻颤动,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
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所致,这种反应在刚出生时经常出现,之后逐渐缓和,并在4个月左右消失。
08经常打嗝
宝宝打嗝的次数比成人多,这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一般给宝宝喝几口奶或水就好了。
如果宝宝持续打嗝一段时间,可以喂宝宝喝一些温开水或直接喂奶,以止住打嗝。
09身上青色斑块
婴儿出生时身体一些部位会出现青色斑块,特别是在骶骨部、臀部、四肢或头部出现。这些情记大部分会在儿童期渐渐消失,但有的可能终身遗留,不需治疗。
10假月经
有些新生女宝宝阴道可见血性分泌物,可持续1周,称之为“假月经”,有时阴道口还有白色分泌物流出,很象白带。
宝宝出生前,在子宫里获得妈妈的雌激素。出生后,从妈妈身体获得雌激素的来源突然中断,导致体内雌激素浓度突然下降,一般在3~5天内就可以降到很低的程度,雌激素对女宝宝生殖黏膜增殖、充血的支持作用也就中断了。
于是,就像青春期来月经一样,原来增殖、充血的子宫内膜就随之脱落,女宝宝的阴道里就会排除少量血液和一些血性分泌物,看起来好像是来了"月经"。.
现在讲究精细化养育,不过也不必过分紧张,如果宝宝睡眠饮食正常,一般情况下是没必要一有异常就找医生。当然,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们具备一定的养育知识,这才是放心的底气。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