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4368|回复: 0

常宁:文明新风润万家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1-22 10: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20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了长篇报道《 湖南常宁:文明新风润万家》一文,讲述了我市广泛开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把握城乡党员群众的思想特点和习惯,创新理念和形式手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着力解决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全文共刊发2100余字,正文如下:

“版画是一种以‘版’为媒介来制作的绘画艺术。它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板、木板、纸板、塑料板等不同板材上绘制、雕刻版面,再通过印刷而完成的艺术作品均被认为是版画……”近日,在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宁市版画家刘娟带着几名版画老师志愿者正在给乡村的孩子讲解版画、制作版画等知识。
常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薇介绍,2019年,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城乡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央、省、市精神,在常宁全市广泛开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着力解决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

整合三级资源,解决“谁来做”



据了解,常宁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市、乡镇(办事处)、村(社区)三级资源,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解决了城乡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的问题。

该市成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中心主任,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一办六组”。“一办”即中心下设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单位驻点人员为办公室成员。“六组”即中心下设六个工作小组,分别为综合协调、资料编辑、宣讲培训、活动指导、志愿服务、乡贤支教等工作小组。

常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全市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指导乡镇(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对工作方向、重点内容、宣讲教材、文明队伍、活动指导、实践要求等作出规划并具体指导实施。组织开展志愿者业务培训,做好志愿者的组织引导、登记注册、跟踪考评、权益保障工作等文明实践活动。

各乡镇(办事处)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担任所长,由联乡市级领导明确责任单位负责人任副所长。乡镇(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按照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推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活动。

各行政村(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由驻村工作队负责人任副站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当地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采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同时,成立常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专家志愿服务、乡贤引领服务等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根据群众所需提供各类服务。

围绕七个方面,解决“做什么”


常宁市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的时代新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围绕传思想、铸信仰;传政策、明方向;传道德、树正气;传文化、提素养;传文明、育新风;传科技、长技能;传法律、守规矩等七个方面的内容抓好落实,解决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做什么”的问题。

比如:在传文化、提素养方面,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常宁地域特色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心打造文化品牌,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会、乡村篮球赛,以及读书征文、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提振农村群众精气神。

西岭镇平安村是周敦颐后裔的聚集地之一,“孝”“廉”文化被代代推崇,该镇将平安村打造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样板,高质量推进平安村活动中心、便民与旅游服务中心、图书室、广播室、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站和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在广场举办“西岭好人”“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衡阳群众”志愿者服务和纪念周敦颐诞辰等大型活动,并将其作为未成年人学习国学经典的展示场所,不断增强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提高其道德品质、理想人格和人文素养。

创新传播形式,解决“怎样做”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常宁市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城乡党员群众的思想特点和习惯,创新理念和形式手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着力解决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怎样做”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常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已经覆盖到该市的10多个乡镇、街道和30多个村(社区),开展版画等传统文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66岁的常宁版画家肖健告诉记者,常宁版画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过几代版画人的坚守、传承和创新,已成为常宁一张靓丽文化名片。50多年来,常宁产生版画作者2000多人,创作版画作品近万件,不少作品在国家、省、市展出获奖、发表、收藏和拍卖,还有部分作品得到了省文化厅、省美协领导和全国著名版画家的高度评价。这也是常宁为什么能在2008年、2011年、2014年、2018年连续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肖健为推介常宁特色文化,培养本土作者,打造浓厚的版画文化艺术氛围,使常宁版画群体后继有人,他在常宁市版画院版画基地主办版画公益培训班,先后举办10多期,培训600多人次。

肖健说:“常宁版画以其拙朴、自然、精巧的艺术手法,多角度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乡村变代、铅都情怀,被誉为湖湘大地上绽放的一朵绚丽的乡土艺术奇葩。我希望有更多的后来人从事版画创作”。



编辑:钱辉
二审:尹维龙
三审:刘杨
来源:常宁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