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上一眼望去,店门口大多贴着 “疫情期间,暂停营业” 每一扇拉下的卷帘门背后 都是一位店主的苦苦支撑... 食材易腐烂,库存压力巨大,还有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和后续萎靡的市场... 无论大店小店,大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困境。 我们采访了5位餐饮人,听他们讲述这段时期的经历,其中有艰难,沉重,叹息,也有坚韧,信心,以及这个行业特有的温情。 |讲述人:邓女士 地址:常宁市培元办事处宜水新城阳光水岸南苑1栋
年二十八的时候我们去进了一些货,各式的肉啊蔬菜啊这些,货值有几万吧,按照原来的客流估计,差不多可以坚持到过完大年。肉买来的时候都是刚刚宰好的新鲜肉,蔬菜也是新鲜的蔬菜,都不能再用了,只能全都扔掉。 如果能哪怕早一天知道这个事要闹这么大,也不至于这么多货都砸手里。怎么说呢,年前你的愿景越高,干劲越大,现在亏损就越多。不该是这么个道理啊。整个正月半个月,我们店就亏损了将近二十万,现在房租每个月也需要交1万元,对于我们这种体量的店来说,真的很难撑下去。如果房东能适当减免一点房租就好了。前几天我自己去给家里买菜,小菜都涨价了,看现在这个形势,等挺到再开业的时候,物价估计是不乐观。现在只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店里的生意,试想下哪个行业没受到冲击,这样不正常的生活大家都挺艰难的。等疫情过去,我们店肯定会把卫生安全放在第一位。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疫情稳定下来,我们除了等着,也没有其他办法了。|讲述人:吴老板 地址:常宁市西一环318号,王朝酒店往北100米
到目前为止,武汉疫情对我们的影响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武汉这事儿,对我们的影响还好。店里的食材都是当天采购的,不会大量的囤积食材,整体协调起来更灵活,毕竟“船小好调头”。但如果时间战线拖得太长,还是会有房租的压力。但原定的营业时间还是受到了影响。本来准备初八复工,但疫情越来越严重,大年初一就通知了员工不要购买返程车票,具体要推迟到什么时候,现在也不确定。不过幸好员工对我们还算比较理解,也积极在配合政府在家隔离的倡议。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也在寻找新的机会,比如等外卖恢复了,我想把火锅外卖做起来,常宁这座城市还有很多空白可以填补。现在大部分人还是不太敢尝试,想吃不敢吃,所以更得在外卖的品质上面进行提高。 我相信这次疫情很快就能够好起来,因为我觉得中国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国家,对政府很有信心。我们做餐饮的人,也从来不惧怕任何危机。 |讲述人:夏经理 地址:常宁南一环君安豪庭首层105号商铺
在这次疫情中,我看到很多关于餐饮行业的消极新闻,突然就乐观起来了。对我们店来说,因为海鲜就是追求新鲜,所以大多是当天进货。原本打算休息5天,所以存货积压不多,接下来只要不去采购,就没有什么损耗。至少我们的食材都是现买现做,不会出现囤货烂掉的问题。事情已经发生了,我觉得保持乐观的态度至少没坏处。这次疫情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抱怨是没意义的,大家要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吃野味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我认为是吃东西太不规范了,有些底线我们坚决不会去碰。所以我们也做好了长期抗战的打算,计划之后从源头抓起,加强员工培训,优化制作流程。因为这次疫情,大家应该会少去吃野味了,对我们同样主打高端食材的餐厅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这些机遇总是会留给用心的餐厅。
|讲述人:李经理 地址:常宁市泉峰办事处群英东路恒永国际广场4层
这次疫情对我们店冲击是很大的,冬天是火锅的旺季,这个冬天不仅是少见的暖冬,还爆发了新冠疫情。德庄火锅也是老品牌的火锅连锁了,也难逃本次疫情的重创。我们早就疫情开始的时候就停止了堂食,原本这个春节会热闹鼎沸的大厅,现在空空如也,看着挺难过的。为了让消费者还能吃上我们的火锅,也是为了减少损失,我们推出了外卖业务。我认为,疫情过后餐饮不可能马上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和期,这么长时间的冰封期,有多少老板多少商铺能撑过去,也是个未知数。在这种天灾人祸面前,国家、企业和个人应该共克时艰,只靠哪一方的力量都很难。不过这次疫情对消费者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浪潮过去,大家就看得到谁在裸泳了。经过这次洗牌,定会淘汰一批心存投机,只想着赚快钱,而不考虑老百姓真正餐饮需求的商家。餐饮业本身就不是想象中高毛利,赚大钱的行业。我们一直认为餐饮业的本质,其实是讲究脚踏实地,细水长流。一旦政策下来让开张了,我们也肯定会尽力做好卫生,后续可能会更加完善内部食品安全质检的流程,消费者吃得放心比什么都重要。吃货们还在思考疫情结束后
怎么犒劳自己 这些老板却在苦等一个春天 不会幸好,这个春天不用等太久
我们一定会打赢疫情这场战斗 真心希望所有餐厅都可以度过难关 待到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 我们再在常宁的街头巷尾约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