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将至,各个广场热闹非凡;疫情好转,宅家数月的阿姨也正式“复出”。好久不见的兄弟姐妹们相聚广场,怎不热舞几曲,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你们发现了吗,东方广场出现了两个舞场分别跳了两种舞——交谊舞和广场舞。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刚开始我也不知道,就偷偷向跳舞的叔叔阿姨咨询了一番。 简单地说就是:交谊舞是社交舞蹈,又称舞厅舞,一般是在室内跳,而且是双人跳舞。广场舞随意性比较大,往大方面说,在广场跳的交谊舞也算广场舞,各种不同的舞蹈类型被编排成适合在广场上跳的舞蹈,简单亲民。广场舞,这方面体现出我们中国大妈们的创造性,也就是三五成群在广场上跳单舞。在东风广场领广场舞的李阿姨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热爱。李阿姨有两个孙子,大孙子6岁读一年级,小孙子才十个月大,儿子儿媳要上班,基本上洗衣、做饭、搞卫生都是李阿姨在做,但李阿姨每天都会带着自己的小孙子过来跳舞,从19:00跳到21:00,从不迟到。李阿姨说:“我们跳累了就会休息一会,休息的姐妹会帮我抱小孙子,这里的姐妹都很喜欢我的小孙子”。现在你们知道,跳广场舞的奶奶为什么带的孙子在气质这块,拿捏的死死的了吧!“你要是再抽烟,等以后你老了,我就推着你去广场,让你看着我和别人跳广场舞”。初听是笑话,但每个热爱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都有故事。拍照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人都在围观一位伯伯和一个阿姨的舞姿。可最开始那位伯伯不喜欢跳舞,喜欢宅在家看新闻,因为不想自己的妻子跟别人跳舞,就天天学天天练,刚开始学的时候,每天就是在踩舞伴的脚,后来慢慢的记住步伐到现在这种速度。反对老伴跟异性跳舞的你就去学吧!我们见过很多领广场舞的大妈,但你见过领广场舞的大爷吗?照片上的刘大爷今天68岁了,17年的他在年在抖音上学习曳步舞,18年就在这里领舞,仅一年的时间就出师了。只要不下雨每天都会来,但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一直到这段时间才开始跳。刚开始的队伍只有十几个人,后来一天比一天多,从开始的一个音响,到现在的三个音响。我们可能会因为抵抗力差经常去医院,可是刘大爷告诉我们:这两年来,从没进过医院,感冒都少,老伴和儿女都很支持,身体素质提高了,外出旅行更不需要家人担心,长期跳也无大碍。刘大爷刚开始学习这个舞蹈的时候,由于没有经过强体力锻炼,会经常受伤,跳鬼步舞双脚的运动速度比跑步打球之内的运动要快,而且要弹跳,小腿受力强度很大,但是刘大爷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休息几天又接着练习,刘大爷说这个舞动感强、有节奏感、有活力,它能让我找到年轻。现在夏天来了,天气越来越热,还没跳几分钟就满头大汗,想坚持下来真的很难,但这群人每天都来。站在我旁边的阿姨告诉我:就算下雨我都会在家里跳,这样不仅减肥还锻炼身体,一天不跳就感觉少了点什么,我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学,再连接一段一段成为一支舞蹈。 人民广场的大妈们也“复工”了,但附近的市民说以前很火的《小苹果》《最炫民族风》《荷塘月色》现在听不到了。原来大妈也在走潮流,吐槽这些歌曲过时了。现在我们跳的舞曲都是要跟上潮流跟上社会的脚步,像《中国梦》《中国美》《火火的中国》《吉祥欢歌》,广场舞大妈又一次证明他们永远走在潮流的尖端。广场舞是常宁随处可见的健身方式,市民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广场舞也能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以自己的力所能及去关爱他人,传递快乐和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