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5312|回复: 0

脑外伤偏瘫20天可行走 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快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8-26 15: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67岁的尹奶奶不幸遭遇车祸后被送到常宁市人民医院创伤外科,入院时诊断为重度颅脑胸部复合型损伤,情况十分危急。创伤外科立即进行紧急抢救,成功挽回尹奶奶的生命。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昏迷十余天的尹奶奶终于苏醒,但却留下左边肢体偏瘫的后遗症。考虑尹奶奶病情未达到手术指标,创伤外科决定采用保守治疗,对尹奶奶进行消炎、降低颅内压、护脑等,并联动康复科为尹奶奶进行针灸、康复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经过20多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她现在已经能和医生正常交流,每天康复治疗结束后,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走回病房。



“患者当时病情比较严重,肌张力低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逐步出现肌腱、关节的挛缩畸形,所以我们采取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使用了醒脑开窍针法。”康复科主任肖源介绍。仔细研究尹奶奶病情后,康复科医护人员使用醒脑开窍针法、康复训练等方法,配合创伤外科的治疗,双管齐下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我的病能好得这么快,实在是太感谢人民医院了。”尹奶奶笑着说。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她的左侧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可以正常生活。


我院康复科设有石氏中风单元,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依据传统中医针灸并结合多年临床研究和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而创立的对中风患者采取的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药物、康复训练、饮食调养及心理咨询和指导的一套独特的中风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醒脑开窍法”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淤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选穴主要以阴经和督脉穴位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针法,对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醒脑开窍法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头针和传统针法共同运用,在治疗中风病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早期应用中风早期特别在驰缓型瘫痪时效果较好,在肌力低下,如肌力在0、1、2级情况下运用,要求肢体有抽动感,肌力提高较快。但当肌力恢复一定程度,不要求肢体有抽动感。


恢复期应用恢复期肢体强直,根据现代医学理论,要刺激痉挛优势侧穴位,故多用阴经穴位如三阴交、极泉、尺泽;如选用传统阳明经穴位手法要轻,电针强度也不宜过大。


后遗症期应用配合灸法,补益气血或患侧阳明经排刺。



针灸

关于针灸,你知道多少?


针灸是中医的一大法宝,可以疏通经络,使瘀阻的经络通畅,发挥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达到快速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对治疗颈肩腰腿疼痛、中风后遗症、面瘫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近年来,中医针灸疗法已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偏瘫、中风等急症发生后,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针灸、推拿等理疗治疗应该及早介入,能显著提高机体瘫痪的肌力,并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针灸

你有没有以下这些对针灸的误解呢?


针灸肯定很痛?



提起扎针,很多人可能马上就想到了容嬷嬷,觉得针灸一定很疼,其实这是错误的,针灸的感觉并不是以疼痛为主,而是以酸麻胀痛的感觉为主,在中医上被称为针感,针感随着经脉的循行路线进行传导,传到发病的部位,即称为得气。在针灸治疗中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其实是个非常好的现象,也是衡量疗效的标志之一。


针灸只是安慰剂?



针灸是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显著。


来源:常宁市人民医院微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