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3998|回复: 0

常宁征文精选作品丨付出一生的岁月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9-4 17: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是书香能致远,最是书香余韵长。

         近年来,常宁市总工会扎实推进“中国梦·劳动美一一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还开展了“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各级工会推荐征文178篇,经过专家评审和市总工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共评选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
        现开办专栏,用书香传递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三等奖作品展示
付出一生的岁月
作者:常宁市泉峰小学    吴凌芳

我的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女性,平凡的母亲,但在儿女们的心中无比伟大,她为哺育我们成长付出一生的岁月,她把毕生的幸福寄托在家庭之中、儿女身上,她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辛劳的一生、善良的一生。
母亲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她生养了我们姐妹五个。十月怀胎之苦,已为人母的我已深有体会。而我的痛苦与母亲的痛苦相比可谓是微不足道。母亲未嫁之时,性情活跃,爱好唱歌、跳舞,是队里的文艺骨干。自从怀上我大姐后,她苦难的一生就开始了。听婶娘说,母亲每次怀喜不到一个月,就茶饭不思,呕吐不止,不得不久卧于床。母亲就是凭着对新生命的期盼,一声不吭,咬紧牙关,度过了第一关,终于生下了大姐。父亲在外地上班,生下大姐的第二天,父亲才回家,仅洗了两块尿布,就含泪回单位上班。因为生了个“赔钱货”,母亲在婆家的地位一跌千丈,祖母的脸时常晴转多云,以至于母亲月子未坐满就不得不下床做饭、洗衣,甚至出工。想为奶奶添一个孙儿的强烈愿望迫使母亲不顾身体,一胎接一胎地往下生,然而事与愿违,接下来,又生下了二姐,三姐。母亲每次的怀孕、分娩都从奶奶的希望开始,失望结束,奶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母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弱,万般无奈之下,大家唤三姐的乳名为“招娣”,希望能给全家带来“好运”。当母亲第四次怀孕时,奶奶对母亲是不是能生个男孩已经不抱希望了,怀孕六个月时,有一次挑着粪便去很远的山上淋麦苗,路滑粪重,母亲体力不支,跌倒在路中央,孩子也因此流产。这次是个男婴,但却永远无法挽回了,母亲哭了三天三夜,喉咙哭哑了,眼泪流尽了,从此落下了迎风流泪的病根。再后来,生下我和小妹,我的小名叫带娣,一直叫到读书时,父亲才给我起了现在的名字。生下小妹时,奶奶执意要将小妹送给未生育的大姑妈带养。母亲死抱着妹妹泣不成声:“这是我的心头肉呀,饶了她吧,千怪万怪怪我的命不好,我就是讨饭也会养活她的。”生育的不节制,世俗的偏见,致使母亲一连生了我们姐妹五个,每一个都是她的希望,她的寄托,又是她苦难的延续。
母亲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在我记忆中,母亲是哭的时候多,笑的时候少,因此,她的笑在我心灵中留下的印象特别鲜明,她的笑不是那种开怀大笑,也不是那种轻爽的咯咯的笑,而是那种不怎么看得出来的,掩蔽在内心的笑。倘若只看她嘴角的叠纹,那似乎不是笑,只有她的眼睛,才能把她内心的喜悦全部流露出来,我常常被这种目光所吸引,一下子投进她的怀抱。母亲无声地搂着我,用嘴亲我的头。但是时间太短促,总是亲了几下之后,就把我推开,埋头做起活儿来,每次的推开,总要加上一句:“你爸不在家,妈妈得给你们……”。由于母亲的“肚子不争气”,所以她理所当然的成了家里的“劳动机器”,全家里的活儿几乎全由母亲一个人来做,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斩猪草、煮潲,然后做早饭,我们吃完早饭去上学后,她又得下地干活;晚上,我们在油灯下做作业,母亲就开始做针线活儿,我们全家穿的衣服、布鞋,都是母亲一手缝制的。母亲给我们做鞋,总是在鞋帮的前头绣上云头花儿,像打上一个绒绒色头,又结实又好看。给我们做衣服,都是晚上抽出时间来,母亲本来眼睛就有病,每晚在昏暗的油灯下还要做到深夜。我知道母亲做衣服的艰难,穿起来十分珍惜。有一次,穿着母亲为我做的碎花褂儿出去玩,突然下起雨来,我连忙把衣衫脱下来抱在肚子下,光着膀子冒雨跑回家,没让衣衫淋湿,母亲见了,心痛地说:“傻孩子,衣裳是为了保护人的,你怎么自己挨淋,反倒保护起衣裳呢?衣裳淋湿了可以晒干,你淋出病来可怎么好啊?”写到这儿,我又想起母亲在灯下缝衣服的情景,诗人孟郊的话又回响在耳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七岁以后,我上学了,也能帮母亲抬粪便、推磨、拾柴火了。开始只能抬半桶粪便,母亲总是把便桶放在靠近她手的位置,留出长长的抬水棍的另一端搭在我的肩上,又在我肩膀了垫上厚厚的手巾,让我走在前头,当我摇摇晃晃走出几步时,母亲眼睛里又流露出了自豪的笑,骄傲地夸奖我:“看,老四也出息,能帮娘干活了!”母亲用她的勤奋劳动,获得了村里的人对她的尊重,她怎能不高傲地笑呢!
母亲心地善良。她从不与别人争吵,乡亲邻居们都夸好慈爱、纯厚、亲切。村里的孩子来到我家,只要她拿得出,哪怕是一块地瓜,她也不让孩子空手回去,因此,村里的孩子也最亲近我母亲。有时,乞丐走到我家,我母亲总是捧上几捧米,甚至留他们在家吃饭。村子北边住着一个老奶奶,年轻时,积劳成疾,眼睛瞎了,常常咳嗽不止,母亲虽有一大帮孩子,家中有做不完的事,她还常抽空去看她,帮她料理生活。家里宰了猪,第一个送猪血给老奶奶,猪血里面还会掺一些瘦肉、猪肝,老奶奶最喜欢二姐了,母亲就让二姐认她做奶娘,老奶奶一直照看我二姐到上学。
母亲因一害喜就生病,我们姐妹五个生下来后,个个皮包骨头,但因为母亲心地善良,会为人处事,所以村子里的伯娘、婶娘、姑妈们主动地当起我们的奶娘,把我们个个喂养得胖胖的,现在提起来,还真是感激不尽。
一九八五年,我举家迁往县城,与在农村的生活相比,除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母亲的精神世界也丰富起来,聪慧的母亲学会了下象棋、跳棋,每天早晨坚持去公园做操、练剑,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一九九五年,在桂林的姐姐家中,她在日记中写道:“几十年来,活在琐碎的家务中,整个人都好象套在固定的模式里,很腻。现在,来到了山青水秀的桂林,过着不必为开门七件事而烦心的生活,我好象又回到了青春期那种无忧无虑的日子里,这些年来,养育儿女们的艰辛,一言难尽,但是,在舒适的晚年里看到孩子们事业有成,那种满足和成就感,也是我所难以描绘的。”
母亲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她付出了一生而换来的,端详着母亲的脸,看着她刻满岁月沧桑又盛满幸福酒浆的皱纹,我为她感到自豪;我也为人妻、为人母了,我更加深深体会到做母亲的艰辛和幸福,我为自己是一名母亲而自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