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7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水口山镇舂陵村的常宁市黄桃基地,看到一个个色泽黄润通透的黄桃躲在枝叶下“纳凉”,树枝都被压弯了“腰”,整个黄桃园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味。
“我种植的黄桃个大、形正、味甜。”黄桃基地负责人廖洲洋一边摘下金黄的果子请记者品尝一边热情地介绍他的黄桃园。他告诉记者,眼前连片500亩的黄桃树是2014年种下的,经过精细管理,今年迎来了盛产期,产果15万余斤,纯收入预计达到220万元,目前黄桃果陆续成熟。他将在7月21日举行常宁首届黄桃采摘节,喜欢吃黄桃、想种植的黄桃的市民朋友们都可以前来。
说起黄桃,许多吃货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炎陵黄桃,以香、脆、甜而闻名于世。而廖洲洋选择在常宁种植黄桃,并种出了独具常宁特色的黄桃,与他骨子里执着、不安于现状的性格和对家乡土地特殊的情结有关。
1978年出生在烟洲镇亲仁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廖洲洋,因家境贫困,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之后一直在他乡闯荡。2001年,他来到了北京,从事建筑装饰行业的工作,因肯吃苦、责任性强、头脑灵活等在行业内外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事业的上升的同时,给他带来了经济上的不菲收入。2005年,廖洲洋在北京创办装饰公司,经过几年艰苦打拼,事业做得有声有色。
待遇优厚,工作环境良好,廖洲洋本该就这么一直在北京过他的优越生活。但每次回到家乡常宁都有说不出的滋味。廖洋洲说,农村的山地闲置,年轻人外出务工,家里面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大片大片的山地闲置,他的心在滴血。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那种对家乡土地和农业的眷念及带富父老乡亲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他是从常宁走出去的,根在常宁,情也在常宁。
2011年,廖洲洋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带着全部家当回到常宁,开始他人生的“第二春”。2012年,廖洲洋创办了湖南省洲洋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在舂陵村流转第一块山地种植油茶林,正式开启了他的农村创业梦。
2014年,廖洲洋在烟洲镇的良和村、亲仁村,水口山镇独石村一带又流转了5000多亩地,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规模化种植了2000多亩油茶林、1000亩风景林。油茶树的特点是4年后才开始挂果,达到10年才能丰产,投入大、见效慢,如果10年内没有大量资金注入,将使他举步维艰。
思来想去,廖洲洋最终想到通过林下套种其他经济效益快的作物来补充资金来源。“试种了30多种水果,40多种药材,可是效果不佳。”廖洋洲说,前后想了很多办法,一直在摸索,最终在上海的农科院找到了适合在常宁黄土地上种植的黄桃树。
廖洲洋告诉记者,去年7月份黄桃成熟和今年3月份黄桃开花时节,慕名前来摘桃、买桃、赏花留影的游客达到了5万余人次,不仅有力打响了黄桃基地知名度,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农业、旅游市场双丰收。
今年50岁的谭明是水口山镇蔬菜村贫困户,前些年在家养鱼亏本,欠了40余万元债。廖洲洋了解这一情况后,邀请谭明夫妇来到黄桃基地务工,主要负责黄桃树修枝、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两夫妻月收入达到了1万元。如今谭明一家只欠下了4万多元债务,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儿子在上中学,说起以后的日子,谭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稳定黄桃品质,廖洋洲坚持“绿色种植”。肥料用原生态有机肥,不用化肥;病虫害防治采用国家标准的“有机农药”和套果袋等绿色防控措施;灌溉用喷灌,不仅节水,也减少了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每年还从株洲炎陵邀请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确保产量和质量。
目前,廖洋洲的公司稳定员工有80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当地贫困户10余人。
“让抛荒的土地变成‘金土地’,既能增加村民收入,又绿化山坡,可谓一举两得。”廖洋洲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致力于黄桃深加工和销售,进一步打开常宁黄桃知名度;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做好周边吃、住、行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水上乐园、“真人版”游戏基地等,让其成为众多市民周末度假好去处。同时,不断提升公司自身建设,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带动村民走向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