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芈姝的悲剧,难道不是始于她父母的失责,以及她本身在后期越来越膨胀的权力欲么?
要探索芈姝的性格悲剧,应该要追朔到她的童年。但凡一个极具性格魅力的人,大多自小饱受父母的宠爱。但芈姝不是,她看似地位尊崇,然而无论是楚威王还是威后,都没有看到她的真实存在。
那时候的楚威王身边有个更得宠的莒姬,得不到感情滋养的威后急需有个人转移注意力,来摆脱空虚感以及婚姻的失意,在长女远嫁后,小女儿芈姝就是最好的人选。
对这个女儿,威后是溺爱的,她把芈姝视为‘自我’的一部分,纳入羽翼之下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截断了芈姝的独立空间,长大后的芈姝端庄有余,活力不足,依赖性强且没有自我分界,甚至在她出嫁后,威后令玳瑁陪嫁,目的就是不放心小女儿,要玳瑁到秦国继续为芈姝保驾护航。
你们看,威后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她的教育方法是大包大揽式的,对母爱的诠释,是给予女儿庇佑。不能说这种诠释不对,但是太单一,也太狭隘,因为爱的出发点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孩子走向独立——当自己不能给予孩子庇佑的时候,孩子能够独立面对这个世界,并且让自己活得更好。
当她致力于为孩子寻找一个又一个庇佑所,而不是推动孩子走向独立时,其实也是变相的否定芈姝本身:因为只有你认定孩子没有独立自强的能力,才会觉得她需要庇佑。
继承了母亲的教育方式,芈姝对子荡的也是溺爱的,不同的是,威后是包办式的,而芈姝对子荡则是纵容式的——子荡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小,多么不合理,她都倾尽全力去满足,例如公子稷的小鸟,例如魏国公主魏颐。
成年后的子荡,谴责母亲过度干涉自己的择偶和婚姻,放弃了一众楚国公主,而选择了原本敌对阵营的魏颐;而芈姝自己,她真的感激威后这种密不透风,几乎帮她包揽了一切的母爱吗?她在楚宫中被‘野惯了’的芈月吸引,何尝不是因为对方身上的活力和率性,是自己欠缺的?而与秦王驷在婚前就私定终身,是不是可以视为,是一种对母亲高度掌控的反抗呢?
有清晰的自我存在感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自我需求,乐于并且培养孩子走向独立;而严重缺乏自我存在感的父母,则不想跟孩子有任何界限,更惧怕孩子学会独立后离开自己。而威后,恰恰就是这么一个严重缺乏自我存在感的女人,她忽视了芈姝的成长需求,也剥夺了女儿自我探索的机会。
她把自己心底的那个孩子形象,投射到芈姝身上,无节制的给与,等于在无节制的满足自己——她们的世界太狭小了,自我无从寄托,以至于只能通过孩子,来证明自己。
相对母亲的失责,楚威王对芈姝的教育则是完完全全的失职——在芈姝的幼年时光里,父亲一直是缺席的。
父爱的缺乏,导致了芈姝长大后对异性关爱的极度渴求——芈月说对秦王驷,是‘如父如兄’而对芈姝而言,何尝不是这样?秦王驷的品行和才干,精明和野心,实在太像楚威王了,她对秦王驷的一见钟情,真的是偶然吗?秦王驷给了几句情话和许诺,她就贸然献上了身心;嫁入秦宫后,她与秦王的相处,大多都是讨好的、卑微的,恐其失望,自卑又局促。
相较来,芈月则要幸运得多,因为霸星的传说以及出生后的种种异相,楚威王对这个女儿格外关注,不但自小就养在身边,更是悉心教导。正是这样充足的父爱,才养的芈月既聪慧又顽皮,明朗而自信,因被爱而可爱,因可爱而更加被爱,面对男性世界,完全放得开自己。
而芈姝,她的一生都在填补幼年时期的缺憾。其实以她王后之尊,何须要与芈月等人争风吃醋?只是她太渴望能有另一个父亲,来满足她幼年里没有体验到的父爱,就像她幼年时期,看到芈月和楚威王相处时的画面一样。
所谓的女儿要富养,不单单只是是经济物质上,还应该包括精神世界里的丰富给与。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女人的异性缘,通常都是跟她曾经得到多少爱成正比的,父亲给予的爱,是女儿将来在男性世界里的竞争力。
但悲哀的是,芈月这样的养育条件太少了,即便是先进如现代,大多数的父亲,仍然有意无意地脱离在女儿的成长轨道之外,这也许是芈姝这个人物角色更博得女性观众同情的原因,因为我们从她那张黯然失意的脸上,总能看到曾经心酸的自己。
说完了威后和威王,接下来就是芈姝本身,父母不完美,孩子才需要成长,可惜的是,芈姝一直没有成长意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