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6248|回复: 4

常宁二中,八百年文明荟萃未曾中断!

911

主题

1050

帖子

427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270
发表于 2018-12-15 2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老一辈常宁人的记忆里,必定会有双蹲书院、双蹲石、南门潭等东西存在。因为这几个名字,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地点,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事实上而言,二中所在的双蹲书院旧址,一直是常宁的文化中心,是常宁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

从常宁古八景来说,分别为天开石榜、地涌魁星、湘寺晓钟、茭潭晚渔、桃州春浪、全峰夕照、西桥夜月、南岭霁雪。(按县志上的先后顺序排列)其中,天开石榜,即今常宁二中大门西南50米的河岸边。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名学岩,渊涵**之中有石,长平(鉴?)如版,往来名流磨崖纪迹。其有诗曰:石榜高悬学舍边,不施斧鉴出天然...

综合起来就是说,在学舍边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石榜,又称为学岩,长长的平滑如版,往来的先贤名流都在上面留下过印记。在老常宁人的记忆中,南门潭的石板上(即天开石榜)曾有张飞留下的字迹。

小编也曾亲自前往探寻,石板上确有楷体“桓侯”的字样(桓侯代指张飞)。但是“桓侯”乃张飞死后所追谥,故张飞刻字之说实属不实。更重要的是,楷书的形成发展乃魏晋之事,想必张飞时代即便有楷书,也不会流传太广。故张飞刻字之说实乃后人穿凿附会。但先贤名流在石榜上刻字却必定为真。其理由有三:一、县志上的记载:往来名流磨崖纪迹。二、石榜上确有字迹。三、石榜高悬学舍边,石榜就在双蹲书院旁。在那个群贤集中的地方,有这样一块光滑的石板,双蹲贤才磨崖纪迹并不足为奇。更何况,石刻自古以来就比较兴盛,很多大江大河边都留有古代先贤的印记。故,愚以为,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甚重的地方,石榜磨崖纪迹确为真,但民间所流传的张飞刻字之说则多半是穿凿附会之言。即便张飞刻字之事为假,但不可否认的是,石榜确实是世代先贤名流聚集的重要场所。换句话说,常宁二中所在的这片区域确实是常宁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场所。这从小小的一块石版就能看得出来。

更何况,常宁二中所在地,既有袭梦锡、王习隐二先生双蹲石下读书的故事,也有淳熙五年张拭之弟子王习隐在此创建芹东书院(双蹲书院前身)之实。芹东书院经过不断的发展,后因双蹲石改名为双蹲书院,再到1955年常宁二中定址于此。该地已成为我们常宁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常宁的文化中心。从宋建芹东书院,历经元明清三代,到如今已经八百余年的历史,实乃常宁之文脉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18-12-15 22: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宁一中的表示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18-12-15 22: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宁八中最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18-12-15 22: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为啥常宁二中不是省重点中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0

主题

559

帖子

211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17
发表于 2018-12-16 09:2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珍惜幸福 发表于 2018-12-15 22:27
那为啥常宁二中不是省重点中学呢?

省重点不过是一个头衔,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一种牵绊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