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如巢;三候雉始鸣。”就是说,此时虽冷极,但阳气已萌动,大雁开始北徙,喜鹊开始筑巢,雉也鸣叫了。 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虽然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实际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都说冷在三九,“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在这个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时,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 小寒时节如何养生? 精神调养 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 起居调养 保暖是首要。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而言,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勤搓手。在严冬时节,养成搓手的习惯对身体很有好处,常搓双手,既能使手指灵活自如又能激发大脑活性。室外搓手,预防冻伤;室内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饮食调养 饮食应减甘增苦。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天气寒冷,正是进补好时机。但是在进补时,一定要注意粗细粮的比例搭配。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成了全国百姓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进补的问题。 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 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 药膳进补可选补脾胃、益肺肾的山药羊肉汤,健脾化滞、润燥的素炒三丝,清热、化痰止咳、生津除烦的丝瓜西红柿粥等。 药膳食谱 山药羊肉汤 配料:羊肉 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备用;山药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 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素炒三丝 配料:干冬菇1.5两,青椒2个,胡萝卜1根,植物油、白糖、黄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冬菇水发洗净,挤干水分,切成细条,胡萝卜、青椒洗净切丝。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黄酒、糖、再煸炒,然后加鲜汤、盐,待汤烧开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 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化滞,润燥。 运动调养 俗语说:“冬练三九”, 但此时的身体锻炼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1、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冬日锻炼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 3、冬日锻炼时要特别防止滑跌,遇冰封雪飘天气,可在室内、阳台或屋檐下原地踏步跑,既能健身,又能避免意外; 4、冬季宜早睡晚起,“必得阳光”,所以锻炼时间最好在日出后。 【小寒养生歌】 小寒慢跑跳踢毽,畅达乐观防肾寒; 三九温补食药疗,参芪首乌归阿胶; 滋阴潜阳肝血养,固肾养心羊肉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