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2063|回复: 0

破绽百出,刷屏的“寒门状元之死”被封了

2641

主题

311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68
发表于 2019-1-30 18: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刷屏了,又很快反转了。
昨天,咪蒙旗下的公号新炮制出一篇刷屏热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文章从“寒门难出贵子”这一时代焦虑点出发,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本科选择了会计专业,毕业后不断打工赚钱补贴家里,最终身体染病而去世。
而作者——据文中描述是一个工作两年就小有成就(住大悦城附近10000一个月房租的一居室)、出入上流社会(40多岁的投资人会单独跟她吃饭),而且显然还很有外貌资本的女生,一个物质社会成功样本——从他的死亡中获得醒悟,重新审视和批判自己以及世俗社会。


刷屏的公众号里该文章显示违规无法查看

不幸的是,文章从刷屏到被揭穿只经历了很短的时间,围观者识别出许多破绽。
汀沄涛:哈哈,入职一年老板就让做假账,入职两年妥妥的财务总监啊。三年董事会?

when-may:高三班主任让大家谈理想,周有择不谈理想,要挣钱,高考后选择财会专业也是为了挣钱。后来工作了,老板让挣钱了,不要,要理想。
祈梦与雨宫的小半生:细节庞大的魔幻鸡汤
陌上花枕眠:开什么玩笑我一同事老公带项目蚂蚁金服跟口碑在里面呆了至少4年才P6备选,两年P7逗我呢。
_Ryougi:我只知道诺贝尔没有数学奖……

阿柯小筑:这类文章其实是新时代的知音体。知音的编辑要加油了~

作者号称这是真实故事并希望通过这种标注了时间的照片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可查遍排名全四川省前三的中学一个都不符合



文中硬伤频出

主人公13年高考,高中看过《灵魂摆渡》。《灵魂摆渡》14年才上线,而死者是2013年高考……
主人公“进入职场两年”。可就算17年毕业,也才刚勉强一年半算两年?
文中提到“周有择”像个在接受诺贝尔奖的数学家。诺贝尔奖并没有数学奖......
高中全班一共46个人,高考平均分643,全部考上一本。这种“神班级”为什么没有媒体报道?
周有择以693分的总分拿下了市理科状元。
2013年四川省的理科高考各市最高分为707分,且不存在有693分的考生。

文中同学会里有人提到自己在阿里两年就升到了p7。阿里公关回应新京报采访两年升p7不属实。
文章里所有出场人物说起话来都是一副中二少年的口吻
班主任说:“(进入社会之后)你再遇到的,要么是你一谈理想就骂你是傻逼的人,要么是跟你谈理想就是想画饼骗你钱骗你汗的人。”

校长说:“对不起了,从你们进x中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把你们冲着名校学生去培养,而是把你们当作未来改变的世界的那一部分人在培养……我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真的用力活过的人。”
道理是没有错,但遣词造句的方式太别扭了。另外,作者一会说自己跟主人公联系很少,一会又像开了监控一样对主人公的人生无所不知。为了抒情,连逻辑自洽都顾不上了。文章末尾说为了保护隐私,用的都是化名,简直就像不打自招。
到此为止吧,漏洞太多,就像鸡爪里边挑骨头一样毫无挑战。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编故事早已是自媒体界的通行打法,这个公号不是唯一。通常来说,大家的区别只在于编得像与不像,流量的高与低。
网络上有一张疑似公众号创始人杨乐多(曾经咪蒙95后团队月薪5万的实习生)的回应流出,表示“事情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



网络流传的杨乐多回应
虽然这些自媒体往往会说自己有很多苦衷,比如人手有限等,但不得不承认,现行的编故事打法是很鸡贼的。这种写作方式既不同于新闻报道,又不同于写小说,它两头的责任都不负,但两头的好处都占了。
新闻报道需要为真实性负责,小说需要为艺术性负责,但这些为流量而编的故事赚的是差价。它用大量细节营造出一种真实的体验,使读者轻松代入,然后用新闻报道不允许的抒情文字对读者进行情感攻击。读者一感动,十万加便应运而生。抛却流量以及随流量而来的利益,这些文章的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几乎为零。
最可怕的是,它们利用一些公共议题收割流量,比如这次被消费的教育议题,结果让公共议题沦为一地鸡毛。嘴上说着“社会太浮躁”的人,谋的却是如何利用这浮躁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多么讽刺。
就这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来说,它杜撰一个优秀学子死亡的极端案例,吃相就更加难看了。事实上,一个良知未泯的人如果身边真的出现这种事情,你是不忍心把它添油加醋做成一道流量大餐的。这是写作的底线,也是做人的底线。
试图跟某些风生水起的自媒体对话是徒劳的。你跟Ta谈写作,Ta跟你谈流量。你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Ta说“这标题太老套”。即便Ta最后承认错误,也会郑重其事地发一篇文章《我错了——一个自媒体小编想跟这个世界谈谈》。当然,标题肯定比这个好,还是十万加。
(本文综合澎湃评论员 西坡、上观新闻、新浪微博等)
写作这件事除了流量还有没有标准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