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节到,夜幕刚降临,庙前镇双桥村大屋王家的村民就舞动着传承着500年的火龙和花灯,迎接春节的到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翻滚的火龙腾空而起,上下翻飞,宛如神龙下凡,格外威武壮观。50盏样式各异的花灯组成一片花海,在夜色当中犹如星星点灯,火红四野。
一条完整的火龙灯由龙珠、龙头、龙节、龙尾、龙被构成。火龙灯长达13节共26米,每一节都放置有特制的、不易熄灭的蜡烛。火龙灯和花灯的选材十分讲究,制作工序十分繁杂。
从扎灯的纸捻子到绑扎架子、渗染彩纸、铰花、凿灯围子,裱糊灯都遵循古老的传统。竹当取高山之竹,常年被荫之竹不取,常年日晒之竹不取,当取午时日光正照之竹,适于迎祥纳瑞。
而竹之根适作龙首,其尾亦作龙之尾,其腰可以制花灯,取竹时须拣竹节长至9寸以上之竹,唯此修长秀拔之竹,方可编制端方雅致之灯。
花灯扎缚成形后,就需粘垫纸,先量好各图形尺寸,裁好垫纸轻糊上图形即可,粘糊过程不可使垫纸有任何皱褶。画图时,扎灯者须在纸页上预定尺寸形状的框格内描画各式景物,自然中山河日月,虫鱼花鸟,人神禽畜等皆可入画,绘画务求神形兼备,栩栩如生。
盛会之夜,村头巷尾,蜿蜒起伏的火龙和花灯在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火龙和花灯表演是庙前镇双桥村大屋王氏一族村民最隆重的祈福民俗,从明朝洪武年间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
文章来源于:天下常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