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3407|回复: 0

常宁水口山居然藏着这样一座百年遗产!随手一拍都是穿越

2641

主题

3114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068
发表于 2019-2-19 17: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第一家炼铅厂
中国第一家炼锌厂
中国第一家氧化锌厂……
带着数不清的“第一”光环
开办于1896年的
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入选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

水口山镇全景


这个地处湖南衡阳市的小镇里
还藏着怎样一段历史?
TOP趣旅行记者第一次搭着摩托车前来探访时便吃了“闭门羹”,因为我们原以为122岁的它已经成为停滞状态的“工业遗产”,未曾想它如今仍在进行着生产活动。

于是,我们在铅锌矿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再一次走进了这座百年老矿。环视这些已有百年历史的水口山铅锌矿建筑群,心中不免有些感慨,时间真是一把看不见的利刃,能在这些钢筋铁骨上留下抹不掉的印记。

工人剧院、工人医院、工人宿舍等那些听起来颇有年代感的房子已显得有些破旧,但闭上眼睛,脑海里就冒出它们当年热闹的景象。

一路上,不时有身着蓝色工作的工人擦肩而过,不久后他们也将撤离这里,成为这座工厂最后的见证者。

铅锌矿遗迹的起源


铅锌矿资料图

光绪二十一年(1896),在“维新变法、实业救国”的思潮下,湖南巡抚陈宝箴奏准将水口山收归官办,设水口山铅锌矿局,委任廖树蘅为第一任总办,也就是如今的水口山铅锌矿,同时也是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原铅锌矿办事公署

说明来意后,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文化教育室的副主任柏华热情地给记者做起了向导,我们探访工业遗址的第一站由此展开。

锈迹斑斑的矿车



柏华告诉记者,现在的水口山铅锌矿矿产资源基本已开采殆尽,只留有少数工人在进行最后的尾矿残采。偌大的矿区异常安静,没有机械的嘈杂声。



始建于1914年的“2号竖井”

眼前两座醒目高大的井架矗立在空地上,分别是“2号竖井”和“5号竖井”,始建于1914年,塔高目测有一二十米,铁架表层布满黑锈,毫无脆弱的感觉,却有一丝历经风雨的沉稳气质。

矿车轨道

凑近细看,才发现它虽被列为遗址,可并未废弃,仍是矿工从地下通向地面的必经之路。“5号竖井的开采深度已经达到360多米,开采主要是探边扫盲、残矿回采。”柏华介绍,如此安排似乎有意让工作了百余年的老井逐步“退休”。

水口山矿冶遗址斜坡式古矿井(忆苦窿)外景



在距离5号竖井不足50米的地方,有一处被红砖墙围起来的区域,外人恐怕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在一片杂草丛中,藏着我国第一处使用机械提升的矿井。

矿车轨道



当年水口山铅锌矿收归官办时,地面浅层矿体基本已被采掘一空,只能向地下推进。这座斜坡式古矿井始建于1905年,井筒斜长180米,垂深147米,运用蒸汽动力来从地下运矿、抽水,矿石的开采量大有改观。

(忆苦窿)井口局部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还被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面还存有背篓、灯具、铁锤、钢钎等大量古代采矿工具,供当时的人们在此“忆苦思甜”,因此这座古矿井还有个称呼叫“忆苦窿”。如今矿洞已在上世纪90年代封口,下次开启不知何时。

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记


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



水口山铅锌矿冶遗址具有独特的“革命性”,是其他矿冶遗址无法“相提并论”的。

水口山陈列馆全景鸟瞰



从水口山铅锌矿走下来不用多久能看见一幢红砖墙、青瓦面的建筑,它原本是苏式结构的专家楼,如今已改建成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

当年发行的局票



可能当天不是节假日的原因,陈列馆四周没有游人,大门虚掩着,推门进入,顿时感到一阵沁人心脾的清凉。

这里能充分了解水口山铅锌矿的历史



陈列馆里按时间线分为多个展厅,里面用文字、图片和历史遗物记录着工人阶级对抗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的艰苦历史。观后,不禁对水口山的工人们肃然起敬。

康家戏台


在水口山铅锌矿东侧的康家溪畔有一座古老的戏台,上世纪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大罢工运动便在此拉开帷幕。它叫康家戏台,始建于清代,砖木结构,做工精细花纹精美。

凤凰飞檐装饰



1922年,毛泽东和蒋先云、谢怀德、毛泽覃等来到水口山,就在这座戏台设立了“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

民国时期的康家戏台



随后俱乐部领导了水口山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完整”的工业遗址跃然眼前啊


第三冶炼厂,一名工人正在写黑板报



水口山第三冶炼厂是记者此行的最后一站,它地处水口山镇的中心区域,是水口山铅锌矿遗址的主体部分。这座冶炼厂原是1908年建于长沙的“湖南黑铅提炼厂”,1938年搬至现址,1952年改称水口山矿务局第三冶炼厂。

据说是当时亚洲最高的烟囱



踏进大门,亦如穿越了时空,眼前有两位工人正在十几米长的黑板上出着板报,四周的建筑都褪了色,略显沧桑,一个巨大的烟囱高耸入云,据说其高达148米,高度和规模超越了同一时期的所有烟囱成了当时的亚洲之最。

这里有种独特的工业美感



记者先后穿过烟化炉车间、鼓风炉车间,在厂区最靠里面的位置找到了结烧车间。几个巨大的结烧锅摆落在地上,这是自建厂起便采用的结烧工艺,一直用到2006年停产。

这口大锅里炼出了新中国第一锅铅



车间略显“破败”,却毫无伤感之触,可不要忘了,就是这口“大锅”里,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锅铅。它是我国近代炼铅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和水口山“民族工业摇篮”美誉真正的实物见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完整”,是水口山铅锌矿遗址给记者最直观的感受。虽说年份最久的遗迹已有120多年,但因大部分厂房和车间仍在使用尚未废弃,除了略显破旧外,保存基本良好。

这里有种独特的工业美感



俗话说,最好的保护就是利用,在工人撤离、生产停止后,水口山铅锌矿也即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往后这些百年工业的道路将通往何方?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和当地政府已有了打算——利用其丰富的红色历史和保存完整的特点,将原有遗址改造成博物馆、纪念馆和公园……

让我们期待水口山铅锌矿遗址以新的姿态“重生”。

本文图片来源:常宁手机报
来源:湖南常宁湖湘文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