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4283|回复: 0

「新时代常宁」旧时“老屋”焕新颜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19-12-27 10: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彭名禄

青山绿水,古风民居,在常宁烟洲有一个古老的村子叫“老屋场”。据彭氏家谱记载,该村从常宁南路信桥彭家迁居到这里,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了。他们在这里耕耘生活繁衍生息,继承祖辈家训“一耕二读,教子相夫”。住的是土砖瓦屋,过着极为普通的农家生活,近三百年他们的生活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始终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乐此不疲……

(老屋场村口道路 作者提供)

新中国诞生后,他们满怀希望去拥抱明天,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道路是曲折的,历史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在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这里的村民人平口粮都在350斤左右,有的家庭没有主要劳动力的,人平口粮还不足300斤。缺食少粮是常事,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里?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吃野菜,啃草根,吃糠粑度日,青黄不接时,连野草和糠粑也吃不上,许多人因为没有饭吃被活活饿S。他们为改变命运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感天动地,然而也无济于事。六十年代末我离开家乡去当兵时,农村吃饭问题依然严峻。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农民,在78年他们在全国率先实行分田到户,责任包干试点,由此推动了全国农村分田承包责任制,从而打破了农村出集体工吃大锅饭的旧体制,一九八零年农村分田包干责任制在全国全面实施。这样一来全国农村吃饭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的多种经营承包责任制随后全面展开,从80年后农民吃饭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这场农村改革、让农民欢欣鼓舞。他们发自内心的说“现在国家政策非常好,过去我们吃不饱,现在我们不仅能吃饱,而且还能吃得好”。

随着农民的生活改变与提升,他们发现农村经济还是非常落后,没钱用,问题仍然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要买点生活必需品,如油、盐、酱、醋、茶,仍然还要用传统的方式,靠母鸡生蛋去换取。怎么办?古人曰:“穷者思变”。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飞跃发展,他们瞄准了城市发展这个大好机遇,在80年代初至2000年之间,农村大批青年纷纷进城打工挣钱,掀起了一股农民工进城打工的高潮。他们不再象父辈那样,墨守成规守着农村一亩三分地不变的旧观念。他们要改变旧观点,走出去闯一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这样一闯一看,成就了他们今天的新生活,即农民的双重身份,一是农民,二是城市建设者(农民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两条腿,丈量了自己的人生幸福和每个城市的发展。他们用双重身份穿梭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扮演了这个时代的弄潮儿——新式农民工的光辉形象。


新农村、新面貌,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老屋村更加如此,成果丰硕、幸福满满。四十年前通往我们村只有一条乡村小路,想开车回家想都不敢想。如今乡村马路四通八达,干净平整,直通到每家每户。在老屋村50%的家庭安有空调机、冰柜冰箱,100%的家庭都有彩色电视机,65%的家庭出门都有自己的家庭小车,过去的土砖房,现在全部都新建为红砖、青瓦白墙房,还有别墅房,在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蓬荜生辉。一展新农村的无限风光。

路灯安置在马路旁,夜间把全村每户照得通亮。过去的水井,现在修成四格五行,一为饮水井,二为洗菜井,三为洗衣井,四为储水井,五行为疏通行,整齐、干净、明亮,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并将井水安装到各家各户。如今的老屋场村真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一派农村新气象。从四十年前吃不饱饭到今天家家有存款,户口有余粮。

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月光升起时,当你走村里的小路上,灯光闪闪,清风徐来,泉水叮当,树木花香,此刻让你立刻会想起唐朝大诗人王维那首著名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仙境般的世外桃园,我的故乡——老屋场。


(老屋场村后山 作者提供)

这次故地重游,让我感慨万千。家乡巨变,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与朋友站在宽敞平整的大操坪上,看到堂屋大门一副对联,让我肃然起敬。

上联:屋里儿孙满堂读万卷书受益匪浅;

下联:场外生意兴隆行万里路得益丰收。

横批:老小同乐

我想这是我们村四十年巨变的真实写照吧。

今天的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民生富庶,四夷宾服时期,用我们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我们家乡的巨变与美丽,堪称人生快事,美哉,乐在其中,也衷心祝福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左一)和战友谷子丰先生

作者:彭名禄 湖南常宁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工程师。1969年入伍,1973年复员。先后在长沙重型机械厂、长沙市老干局、深圳中华自行车厂等单位工作。行政17级正处,1999年退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