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即将结束,不少市民开始上班。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非常时期,出门上班路上、在办公室工作、下班回家都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便更好地自我防护?
上下班路上注意什么?
“乘坐公共交通请全程佩戴口罩,
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假期即将结束,部分市民将返岗复工,上下班路上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如果必须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上下班途中若出现口罩潮湿或使用时间达到4小时,请及时更换并将使用过的口罩放置于有盖垃圾桶内。在更换口罩以及到达目的地摘除口罩后,应立即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洗手时间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液或消毒纸巾擦拭。上下班途中请勿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
在办公室里要注意什么?
“保持办公室通风,
同事之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在办公室工作的员工进入工作场所前,首先要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内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如果体温超过37.2℃,即便没有武汉旅游居住史或和武汉回来的人有密切接触,也建议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回家和就医时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次,注意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要注意保暖。同事之间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公共活动区域需要佩戴口罩。同时,在工作中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等部位。工作过程中,手接触到水龙头、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柜台等物品后,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洗手时间为15~30秒。
需要开会怎么办?
“疫情期间建议不举办会议”
疫情期间建议不举办会议,必要的小型会议也要严格控制时间,如果会议时间过长,一定要开窗通风。参加会议人员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参会人员的间隔距离达到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场地、办公用品等要进行消毒。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必须佩戴口罩,减少握手、拥抱等肢体接触,并及时洗手。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使用过的纸巾投放至有盖垃圾桶内,并立即洗手。
下班回家注意什么?
“能不聚会就不聚会,
回家第一件事先洗手”
工作了一天,不少人喜欢在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出去聚会吃饭。在疫情严峻的当下,建议下班之后能不聚会就不聚会,赶紧回家。回家第一件事情,先洗手。外面穿的衣服,挂在门口的换衣间或者门口的挂钩上面。此外,建议大家回到家就先洗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
如何正确的摘口罩?
摘口罩时,记住 4 个“不要”:1、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2、不要触碰口罩的内表面;3、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避免交叉感染;4、不要直接放在包里、兜里等处,容易造成持续感染风险,可以由内向外反向折叠后,用自封袋包装。注意:摘口罩的时候,尽量避免触摸污染区(外面),主要摘下耳挂。
小编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短片办公室防护学起来~
[micxp_wxonkey]i306259za24[/micxp_wxonkey]
(点击视频观看)
编辑:宣传科
视频来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