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3456|回复: 1

【常宁作家】肖文彬|向往(原创首发)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2-15 18: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肖文彬


  今天,终于拿起笔来写写教育的有关话题。
      从教三十年了,一直在教育一线忙乎,可当真触碰到这个话题时竟不知从哪入手,担心一不小心会触碰到一些敏感问题,很多时候因此又放下笔,把思绪暂留心里。

      角度的选择往往代表了自己的观点与认知,三十年里与学生滚打成片,朝夕相处,可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去适应潮流教学了。

      为此,我上网查资料,再次明确教育的真正概念是什么。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道:“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鲁迅云:“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名人太多,观点纷纭,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乏切合实际的落地做法。再看看身边的众多老师,我们平时也是这么做过来的,好像也没什么大的出入。

      可在如今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一线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又是如何呢?真如你我崇尚的“乐教、乐学、乐活”吗?

      每年全国各地区的升学排名目不暇接,愈演愈烈。以前报道最多的是高考成绩,现在不仅波及到中考,就连小升初也难逃厄运,甚至各地教育部门还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炫耀自己政绩最大的筹码。

      作为学生,学习是其最为本质的职责与义务。谁也不能否认,谁也不能逃避。在这条修身成佛的路上艰辛而冗长,要说快乐也只能是苦中作乐。

      可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是苦,每个晚上繁杂的家庭作业,课堂里永远应付不完的题海战术,每天起早贪黑往返学校。我在小学教书,所以经常听到六年级的家长不断发出抱怨:“这哪是读六年级,这就像是在读高三呀!”。每次看到那本属于孩子的笑容,却因忙于学习而步履匆匆消失的时候,内心还真不是滋味。

      再看看我们的老师,由于每所学校把教学质量作为第一生命线,论能力、评职称、量化考评、绩效考核工资等全部把教学质量作为最重要的指标。为了让本班学生成绩提高,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耗掉自己的洪荒之力,竭尽所能也要把只能打一二十分的后进生弄到及格的分数上来。于是乎,下课间、办公室、放学后,每天到处是上演“猫抓老鼠”的游戏。就这样语数教师每天延时下课、推迟放学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现代社会的竞争力让许多职场人士处于亚健康状态,处处都可以听到谁得了什么病,甚至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不治之症。

      当我们以健康为代价来努力工作的时候,这个信仰到底还值不值得去坚守?

      为此,很多时候忍不住去问同事: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努力?让我总是追着你们跑。“不努力,能行吗?大家都在拼,不然又要受罚了。”是啊,我忘了老师们都是爱面子的人,谁愿意点名批评呢?罚钱事小,颜面事大!身体嘛,过得去就行。老师们,那当哪一天万一过不去的时候呢?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一直提倡培优辅差,可我一直认为,接受能力好的,如果是因学习和行为习惯差造成的成绩差,我们应当尽力辅之,让其成为优生。如果是因接受能力差,不爱学习的,我们应当改变方法,不要一味补成绩,逼其及格,一味地往死胡同里钻,因为很多时候适得其反,更加厌学,师生俱疲。不要在孩子最需要学会生存的关键年龄,困死在难以及格的分数线上。何不另辟蹊径,去培养他感兴趣的东西呢?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理想大学,关键是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学会生活。

      由此,我又想到了著名的“剧场效应”。站在前排的观众为了清楚的看到演出,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可这直接影响了后面观众的视线,不得已,他们也站了起来。就这样全场观众全都站了起来,又回到了坐下看戏的高度,不但没改变什么,反而累了自己的双腿。

      我们目前的应试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每一所学校都来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那考试的成绩排名不是等同之前不加班加点的“剧场效应”吗?这其中累了无数的老师和厌倦了众多学生,得出来的效果是一样的。

      面对这个问题的困扰,身为一线教师甚是迷茫。

      为此,我又冒天下之大不韪,找上级领导请教来自一线的困惑,领导表扬我之后,直接抛给我一个问题:“现在全国这样,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是啊,领导们都解决不了,无权无职的我又何德何能可以去任意篡改?

      领导要政绩,老师要分数,家长要升学,最为艰苦的是孩子,背负压力,逆境前行。

      当成绩上来的时候,皆大欢喜,成绩滞后,一票否决,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子曰:好之者不如善之者,善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此以往,哪还有什么乐学者呢?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兴趣的引导,是对潜能的唤醒,而不是一味的重压,用分数来衡量一切。

      很多时候,我想我们的孩子除了成绩,更应该让他们学点什么。

      影响一个人的不仅仅是文化成绩,更有可能是他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事的能力。可喜的是现在国家愈来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它纳入了教学常规之中,只是具体落实到位,拿到像考核文化成绩那样常规化还需时日。不过,从安全角度出发,至少慢慢在重视了那些不爱学习的问题孩子。

      在如今疫情的非常时刻,我们在强调“停课不停学”的同时,何不给孩子们上一节家国情怀课,告诉他们,我们与未来的关系;让我们给孩子们上一节敬畏自然课,告诉他们,我们与灾难的关系;让我们给孩子们上一节个人自律课,告诉他们,我们与朋友、与自己的关系。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会读书的人,缺的是有责任,有使命,有大爱的人。   

          先成人,后成才。
      这才是我向往的走心教育…

作者简介




       肖文彬,本科文化,常宁市土生土长的本地娃子,一个崇尚自然,热爱生活,播撒爱心与快乐的普通老师。他因材施教,关爱学生,是孩子们课堂里幽默风趣大师,是同事、家长心里最贴心的朋友。
  本期编辑\周满恒
来源:常宁作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8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0
发表于 2020-2-15 21:2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很好的语文老师,幽默风趣的帅气老师。我是您的一个学生。我一直记得您。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