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4656|回复: 0

【常宁作家】王泽西| 调查中的小康社会——凹霞村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2-23 17: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常宁市合江中学1907班 王泽西

这次寒假,在全老师的指导下,我选择了一项锻炼自己、体验生活、了解社会的特殊作业——调查凹霞村。
因为凹霞村是我的故乡,那里的人民和谐友好,非常重人情。  

1月19日,难得的冬日暖阳洒满大地,我觉得很舒服。这天上午,凹霞村前任村书记王龙彬爷爷来到市城我家做客,这是难得的机会,我连忙给他端上一杯茶,不顾他的驾车疲劳,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采访。王书记一边抽烟一边热情地说:"三十年前,凹霞村是一个贫困村,当时只有八个村民小组,150户人家,大约700人,所有劳动者都在家种地,从年初干到年末,人均收入将近200元;那时全村只有两栋红砖房,山路泥泞不堪,狭窄逼人,孩子们要翻山越岭、走几公里山路去上学;农民到外村挑水回来喝、洗衣服则用浑浊的泥塘水……后来随着政策的改革,剩余的劳动者可以外去做工创收,农业税也不用交了,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破旧的村委会办公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孩逐渐到镇上、县城里上学、居住了,村里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了……"我告诉王书记,我家又在广州买了新房子。王爷爷听了后十分高兴,并笑逐颜开地说:"有机会到你广州家里去做客。"我们全家人热情地说:“明年一定邀请王爷爷来广州玩”。临别前,在我小区门口,他还愉快地和我合影。  


我和王龙彬爷爷的合影


1月19日下午,为了了解凹霞村现在的基本情况,在爷爷的带领下,我与哥哥王桢鑫,还有本村的两个好友一同来到原凹霞村委会旧址并摄影。随后,又来到凹霞村新村委会办公室,并摄影。接着,我们来到了村里现任村总支书记陆云峰叔叔家里(陆书记也是种植专业户,他种水稻70多亩)。陆书记连忙给爷爷递烟,给我们端茶,十分热情。我抢先问起了陆书记″现在村里的基本情况"。陆书记说:"现在的凹霞村,是由原来的凹霞村、丛井村、陈州村合并而成的。现在的凹霞村属于非贫困村,全村总面积8.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556人,712户人家。人均收入6000元,组组通水泥路……"陆书记还详细给我们介绍了″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和"决胜小康社会"等情况。




凹霞村委会办公室三十年前后对比


1月20日,为了了解凹霞村的脱贫致富情况,我们一同来到荷叶塘组原贫困户刘汉元家里。他一家五口人,在四年前新建的房子里接待了我们,并告诉我们:他们家主要靠儿子、儿媳南下打工、农业种植而脱贫。他们全家已经脱贫致富四年了。

我们又来到了老塘冲村民小组的蜜蜂养殖专业户尹贤才家里。他家六口人,仅养蜂收入,每年人均就达到15000元。



   和尹贤才爷爷合影


我们还采访了村主任王善连伯伯(村主任是水库养鱼、栏里养猪、山上养鸡的"三养"专业户),采访了养鱼、养猪″双养专业户"刘云生等,他们的养殖收入人均都超万元。


和王善连伯伯合影


1月22日,为了全面了解凹霞村的小康社会数据,我们又来到凹霞村新会议室,采访了村第一书记彭专叔叔,他正带领村两委干部看望村贫困户回村来,我与他合影后,他热情地用电脑给我们打印数据等资料。彭书记语重心长地说:“靠养殖跨入小康的人口占全村人口20%,靠种植跨入小康的人口占全村人口的30%,靠外出务工跨入小康的占全村人口40%呢。现在,我们村里只有4户13人没有脱贫了!”听到这声音,我们都伸出了双拇指,赞扬了彭书记,赞扬了凹霞村两委干部,赞扬了勤劳奋斗的凹霞村人民!


我和彭专书记合影


回到家里,我将这几天的调查情况归纳如下:一、经济发展跨入小康。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年为200元,2019年达到6000元。即人均GDP由1990年的200元,达到2019年的6000元。     

   
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1990年为90%,2020年则为35%,第二产业(外出进厂务工,2019年则占全村人口的40%)、第三产业(外出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劳动力明显增加;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土地集体所有权、村民承包权的基础上拥有流转、上市的经营权,从而进行经营管理,是脱贫致富的先行者,靠种养跨入小康的占30%)。

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含买房在新河镇、常宁市城区及广东等地而户口未外迁者),1990年为5%,2019年则为75%,城镇化率达到55%之多,城乡一体化发展迅速。


第一产业三十年对比图


二、民主法治确保稳定。农民对村两委的治理满意度由三十年前的60%上升到现在的90%,说明了村组合并、面积扩大三倍后,治理能力却在大幅提升,包括村两委干部的“年轻化、专业化”得到优化。

村民对村政务公开、基层村民自治的关心度、熟练程度由三十年前的70%上升到现在的90%,尽管现在95%的青壮年户籍人口常年在外打工,但“离村不离家”,民主法治、管理服务等政治素养大幅度提升。

村民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0%上升到现在的90%,原来薄弱、被忽视、边缘化的山村小事被重视起来,偷鸡摸狗的事通过“视频监控”等已经绝迹了,村民诚信修睦、和谐相处,民心稳定。

三、文化活动彰显文明。农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原来的20%上升到现在的40%之多。农村居民质量指数由原来的40%上升到现在的75%,农民生活信息化由原来的10%上升到95%,农民文娱支出由原来的5%上升到7%了。

原来每家还没有黑白电视机,现在几乎每家都有高清彩色电视机、都有摩托车,35%的家庭拥有小汽车,99%的家庭拥有智能手机。每个村组都通了水泥路,甚至有些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

留村农民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到县城跳广场舞;还有10%有过到外省、外国知名景点旅游的经历。60%的家庭村里有宅基地自建的“农村小别墅”,同时在城里购有商品房。生活质量提高后,文化娱乐支出越来宽松、越来现代化。

四、和谐社会呈现新貌。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由原来的零,发展到现在的100%,养老保险覆盖率由原来的零提升到现在的80%,农村居民基尼系数由原来的0.45发展到现在的0.35了。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由原来的70岁提升到现在的75岁。农村人口受教育的年限由原来的9年发展到现在的10年,以前还有小学、初中就辍学的青少年,现在80%的适龄人口能从幼儿园读到高中、中职,读大学的适龄人口也越来越多。

乡村房屋,由原来的拥挤变成现在的“小别墅”,起居、炊事、卫生、贮存分开,即客厅(堂屋)、卧室、餐厅、卫生间(旱厕改水厕)等分离,布局合理、单独成间,四世同堂没有了。图示如下:

  乡村房屋三十年变化图,蓝色表示1990年、绿色表示2019年

五、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青山绿水蓝天净土”,空气无污染。常用耕地变动幅度为3%,退耕还林增加4%了。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5%上升到现在的25%,油茶、果木等生态林面积由原来的0.5%上升到现在的1%之多。万元农业GDP用水量由原来的600立方米上升到现在的1500立方米(90%的村民屋顶建有“自来水”水塔)。

村两委计划对凹霞湾猪场、贺家冲猪场拆迁改建;对全村那些污染水源的个体猪栏、牛栏全面搬迁;对村民今后的建房实行集中规划、合理布局。凹霞村就像一副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

这次调查,我感受颇深。这次调查,磨炼了我的意志,开拓了我的视野,从调查数据到真人真事,我耳闻目睹。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凹霞村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三十年来,从分田到户、乡镇企业、个体化经营转变为专业承包、转让出租、专业养殖、专业种植等方式,摆脱贫穷,走向繁荣、迈入小康、走进新时代。

我深深地体会到: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是致富的带头人,是人民的主心骨,是人民的公仆;时时刻刻关心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   现在,党群血肉相连;党群鱼水之情,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干部为榜样,向专业户学习;现在,我们要努力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将来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建设祖国更美好的明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光明的前程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期编辑\周满恒
『常宁作家』网络编辑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