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4756|回复: 0

常宁市人民医院产科团队实施剖宫产手术,娩出了“夹缝”中生长胎儿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3-27 11: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本是一件让人倍感幸福的喜事,34岁的尹女士却满面愁容。原来尹女士的子宫壁上生长了两个巨大的子宫肌瘤,这让即将分娩的她紧张不已,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分娩。

近日,常宁市人民医院产科团队成功为尹女士实施了剖宫产手术,娩出了“夹缝”中生长的胎儿,并切除了两个巨大的子宫肌瘤,其中,最大的肌瘤直径达到12cm,是一个 “大足球”。

“快到预产期时,我心理压力很大,特别害怕出什么事。” 回顾起孕期的一路艰辛,尹女士仍心有余悸。在怀孕之前,她就已经确诊患有子宫肌瘤,并进行了相关保守治疗,发现自己怀孕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对新生命的憧憬,战胜了对疾病的恐惧,她想要生下这个孩子。

为平安生下孩子,尹女士在孕期多次就医,监测胚胎发育和子宫肌瘤的变化情况,在怀孕37周时,她的子宫肌瘤直径已达到了12cm,辗转多家医院寻求手术,都束手无策。3月12日,因反复腹痛难忍,尹女士来到常宁市人民医院产科就医,被当班医生收治入院。



“她来的时候腹痛难忍,我考虑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生了红色变性,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需要控制感染,尽快进行剖宫产。”主治医师王阳娥介绍,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坏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发热、强烈的腹痛以及呕吐等全身不适的情况,对于孕妇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容易发动宫缩、发烧、感染等症状,因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成为了当前紧要工作。

在与尹女士及家人充分沟通后,医患双方达成共识,迅速完善相关检查,予以抗感染治疗,同心协力迎接宝宝的到来。


“尹女士两个子宫肌瘤一左一右,几乎占据了整个子宫下段,把胎儿夹在中间,这种情况非常的危险,所以在手术前,我把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情况都列了出来,分别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产科主任廖建成说到。据了解,尹女士生第一胎时是剖宫产,此次妊娠由于子宫肌瘤的存在,无法应用常规的B超监测方法了解子宫瘢痕的情况,妊娠风险极大。而且,考虑尹女士年仅34岁,如果直接切除子宫,对她身心伤害极大,廖建成带领科室团队,为其安排了针对性术前检查,并对胎盘、胎儿及肌瘤等情况进一步进行科学评估,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手术预案,尽最大可能保住子宫。


3月16日,尹女士孕期已达38周,胎儿发育成熟,廖建成带领科室陈丽丽、王阳娥两位医师,为尹女士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双输卵管结扎术,由于胎儿被“夹”在两个巨大肌瘤的中间,手术采用难度较高的竖切口剖宫产,顺利将在“夹缝”中生长的胎儿取出,目前宝宝生命体征平稳。

孩子出生后,廖建成仍不敢松懈,立即带领手术团队结扎子宫周围四根血管,防止剥离子宫肌瘤时发生大出血。

“肌瘤与子宫壁粘连紧密,由于子宫肌层薄弱,稍不留神即有大出血甚至需要切除子宫。”廖建成介绍。尹女士的子宫肌瘤因为体积巨大,摘除极为困难,对操作手术的医生技术熟练度要求极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剥除,产科团队凭借其丰富的手术经验,成功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剥离了两个巨大的子宫肌瘤,其中最大的肌瘤直径达到12cm,最小的直径也有7cm,两个肌瘤加起来的体积是子宫的好几倍。



术后,产科为尹女士制定了抗感染、促宫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一系列术后治疗方案,目前尹女士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文/图/编辑:魏东东

专业审核:廖建成

初审:吕荣婷

终审:吴国英

来源:常宁市人民医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