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覃,字润菊,1905年9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毛泽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思想的传播者,工人运动的领导者,红军优秀的指挥员,朱毛井冈山会师的重要联络人。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毛泽覃与常宁的水口山有着深厚的渊源。1923年3月至11月,毛泽覃在水口山矿这座革命的大熔炉里不断得到锤炼、成长、进步,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毛氏三兄弟与母亲文七妹合影 受毛泽东派遣到水口山开展工运 1922年12月,水口山爆发震惊中外的大罢工并取得完全胜利,但全国其它地方的工人运动在此后大多数都遭到了镇压。特别是“二七”惨案发生后,不少工会、俱乐部被反动派封闭,全国工运暂时转入低潮。为了巩固工人运动,1923年3月,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唐际盛、贺恕、朱舜华、毛泽覃等到水口山矿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在来水口山之前,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的一间教室里把他们四人召集开会,向他们介绍了水口山的历史以及当前的具体情况,指出“最要紧的是巩固和发展斗争的胜利成果”、“水口山党组织要坚持把团结作为工人阶级团结的核心。作好‘弯弓待发’之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峻形势。” 
1911年11月,毛泽覃与父亲毛顺生(左二)、堂伯父毛福生(右二)、哥哥毛泽东(右一)在湖南长沙合影 博学多才的康老师 到水口山之后,按照组织分工,毛泽覃化名康老师,和朱舜华担任了水口山矿工人俱乐部教育委员兼工人学校教员。工人夜校分为补习部和小学部两部分,补习部是为工人学习而设立,小学部供工人子弟读书而设立。 白天,毛泽覃在小学部给工人子弟上课,教授的课程有语文、算术、英文等。他对这些工人子弟非常关心,苦口婆心教他们读书认字,手把手教他们写字,并且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打好基础。他讲的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位博学多才的“康老师”。 晚上,毛泽覃在补习部为工人学员授课,主要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如:价值和剩余价值,阶级和阶级斗争,压迫、剥削、斗争、反抗等。由于工人文化水平低,加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深奥,一开始大多数工人听不懂,毛泽覃就改用浅显易懂的解释,通过举例、打比方、讲故事等形式进行讲解,工人们顿开茅塞,一下子就明白了。毛泽覃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使工人们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不断提升,坚定了工人们团结斗争的信心。 
毛泽覃 在水口山矿光荣入党 毛泽覃在水口山矿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负责水口山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毛泽覃给工人们传授文化知识,启迪思想觉悟,指导工人和青年团员开展各种革命活动,为保卫水口山工人俱乐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毛泽覃向青年宣传灌输马克思主义,鼓励青年和团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组织他们演文明戏,用当时的衣服,稍加化妆,配有洋鼓、洋号、二胡、月琴、喇叭、小铜锣等乐器,在工人中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唤醒工人的觉悟。对于那些思想要求进步,工作中表现积极的,一旦成熟,经过严格考查,发展到青年团组织中。 在革命工作的锤炼中,毛泽覃增长了才干,工人们都对这位未满十八岁的“康老师”充满崇敬、信赖,把他当作贴心人。许多工人写信寄给家里,都是毛泽覃代笔;工人们有困难,就请毛泽覃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毛泽覃和广大工人兄弟们成了好朋友。很快,毛泽覃在工人中有了很高的威信,他把工人们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矿当局看到工人俱乐部在工人中有如此权威,几千工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因此不敢轻易公开与之对抗。 由于毛泽覃的工作表现成绩极为突出,水口山党组织认真考虑了毛泽覃的入党要求,经过严格考查,一致认为毛泽覃已经具备了入党条件。1923年10月,毛泽覃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会旧址-康家戏台 水口山这座革命的熔炉,把毛泽覃锤炼成了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锋战士。毛泽覃在走出水口山这块红色土地后,汇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大洪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为保卫中央红色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谱写了一曲辉煌灿烂、绚丽多彩的人生凯歌! 
毛泽覃烈士纪念碑 整理来源:吴豪 傅建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