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向往英雄辈出的岁月,崇拜那些纵横疆场的战士,但唯有经历过战争,方知和平的珍贵,历经了生死,才明白生命的精彩,唯有亲身访问了解才能回顾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格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老兵们的传承下来的红色精神是当代青年的职责。
【关键词】 抗战老兵 红色精神
一、调研目标及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聆听老兵故事,牢记时代使命。在采访过程中,三下乡调研队队员们了解到老兵们的热血奉献和红色革命精神值得被所有的当代青年所传承。老兵们是行将走进历史的人,他们曾经参与过的战争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三下乡调研队员才得以了解历史,了解鲜活历史和鲜活的人性。老兵是抗日战争留在今天最主要的见证者,曾经所从事的事业,足以让我们仰视。这些经历过重大历史,这些应获得全民族敬仰并给予社会地位的老人,却在风烛残年中,静静地注视这个他们曾经为之付出青春与热血的民族和国家得到民族的认可和尊重。这样的故事让三下乡调研队员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珍惜现在世界的自由与和平。
二、调研内容及过程
1、调查对象
常宁市现存老兵
2、调查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为了更具体的了解常宁市现存老兵的生活情况,我们决定去各乡镇进行实地访谈。访谈之前,我们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本土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并且翻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寻找了部分现居在常宁的老兵。并在访谈开始之前准备了相关问题,如下。
一:您是什么时候当兵的?
二:您为什么会选择当兵呢?
三:当兵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让你至今难以忘怀呢?(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老兵扮演的角色,事情的发生给老兵带来了的影.响,老兵当时的感受。)
四:当兵的过程中,有哪些人让你刻骨铭心呢? (那个人的名字,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老兵和那人的关系。老兵难以忘记那个。人的原因。)
五:您在什么时候转业的呢?
(转业的时间,原因,转业后干什么? )
六:转业后的生活怎么样? (老兵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家庭幸福么?有没有什么困难? )
七:对我们有什么话想说的?期望或者祝福?
八:自由提问。
2.2访谈法
我们最终通过电话和微信确定联系,确定了乔正禹,欧盛柏两位老兵进行访谈,访谈过程如下:
2020年7月22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暑期返乡社会实践团调研分队来到两位抗战老兵家中进行了采访和慰问,我们通过采访的形式,聆听了他们诉说过去的故事,并针对周围村落展开了红色精神背景下老兵的专题调研。
三、调研结果分析
1.老兵总体情况
据调查显示,截止2020年1月,中国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健在抗战老兵仅剩不到500人,平均年龄都在92岁以上,参加过红军长征的红军战士仅剩不到50人,平均年龄都在102岁以上。截止2020年7月,三下乡队员们所了解到在常宁地区健在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仅有13位,平均年龄都在93岁以上(由于此类数据对外保密,队员们所了解到的为不完全数据)。
从前期调查了解到的结果来看,现今社会对于老兵的关注度并不是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息技术爆炸性的发展,人们对于战争的了解越来越少,媒体对老兵的宣传也越来越少。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老兵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并且遥远故事,战争对于他们而言仅存在于历史书上那一段十来字的描写。而通过面对面访谈,我们发现,这些老兵们对于战场上往事的回忆记忆犹新,他们对过往的革命岁月永葆激,在和我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他们的神态语气动作无一不在诉说着他们那一代人的骄傲,以及他们有多希望革命精神能够在我们青年一代继续传承下去。我们三下乡调研队员们认为我们青年一代应该要也必须要铭记这段往事,将革命的星星之火,继续传递下去。
2.老兵个体情况
2.1朝鲜战场上侦探敌情的主力军——乔正禹
我们见到老兵爷爷后,老人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个破旧的文件袋,里面记载着他年轻时参加抗美援朝并且立下三等功的证明。据老人回忆,年轻时自己身强力壮,可以毫不含糊的运输两百多斤的大米,在转去侦擦排以后,形势愈发紧张,每一次出任务都关乎着自己所有战友的生命,所以必须时刻保持高度专注。从老人的回忆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战火缤纷,形势危急的战场,当年的老兵如今虽年事已高,反应迟钝,但回忆起当年的事眼中却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
图为乔正禹爷爷讲红军故事,袁玥婷贺子芳供图
图为乔正禹爷爷参军证明,袁玥婷贺子芳供图
2.2解放海南岛不可或缺的信息传递者—欧盛柏
下午三下乡调研队队员采访了第二位老兵,与乔正禹不同的是,90岁的欧盛柏如今身体依旧硬朗。据悉,老人于1949年11月入伍,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海南岛战争的抗战老兵。在伍时曾是17师43军379团步兵班的班长和通讯员。据老人讲述,当时军队的生活和战斗非常艰难,战斗时大都采用帆船过海,鲜有军舰。不过在当时抗战部队所有士兵的努力下,摧毁了敌军海陆空立体防御,海南岛得以成功解放,展开
了新的历史诗篇。在此之后,老人陆陆续续又参加了湘西剿匪大大小小的许多战役,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三下乡调研队队员们了解到,退伍后,老人在家乡当上了一名村干部,他丰富的部队生活使他在村干部的工作上游刃有余。如今尽管老人已经退休,儿孙满堂,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纪,却还是坚持每天干些农活,他带着笑容鼓励三下乡调研队队员们:“我现在家里种了几亩地,我虽然已经老了干不动力气活,国家每年都有补助金,足够我们生活,我很感谢这个和平的年代。上学好啊,你们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老人的朴素作风或许正是那个战争年代留下来的最宝贵的红色精神吧。
图为欧盛柏爷爷立功证明,袁玥婷贺子芳供图
四、思考与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三下乡队员们也深刻的认识到,目前青少年一代对于红色文化接触较少,很多经典红色故事正在被我们遗忘。我们认为,革命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主要任务在青年一代。而大部分青年学生们对红色文化并不感兴趣。而我们在宣传红色文化时也应该去思考,除了传统的报纸,新闻联播宣传还有没有更好更新的方式。比如将红色文化和短视频相结合,将革命故事融合有声读物等让青年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去传承红色文化。如今针对大学生,党员群体也有青马工程,学习强国等APP,能够让他们迅速地获取这类资讯并能方便快捷的分享出去。我们三下乡调研队员们认为应加大此类软件的宣传,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一身戎装,一生荣光。老兵们的热血奉献和红色革命精神值得被所有的当代青年所传承。每一位老兵,都是一部鲜活的历史,都有着一颗赤诚爱国之心,都传承着热血和革命精神,都值得我们最大的敬意。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要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要忘记我们美好的今天是战士们用血肉牺牲换来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美好。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牢记自己的时代使命,筑梦前行,报效国家。
图为三下乡调研队队员听欧盛柏爷爷讲红军故事,袁玥婷贺子芳供图
(通讯员:袁玥婷,贺子芳)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