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最是书香余韵长。
近年来,常宁市总工会扎实推进“中国梦·劳动美一一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还开展了“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各级工会推荐征文178篇,经过专家评审和市总工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共评选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
现开办专栏,用书香传递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三等奖作品展示你才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常宁市人民医院 尹灵
在一次培训会议上,有位授课的尤老师使我印象深刻,因为他的家庭教育十分成功。 他给我们看了一些他的家庭照片,照片是他躺在病床上,腿上打着石膏的样子。而另外一边,他的三个孩子争先恐后为他洗脚,擦脚,按摩。他过生日的留念照:他的大儿子为他做了一桌子菜,照片上他们父子俩笑容满面。其实大儿子身高也才只比厨房灶台高一个头,手也只是刚好够到砧板而已。还有一张是他和二儿子聊天的微信截图,二儿子把自己攒下来的全部零花钱,发了一个红包作为生日礼物给了父亲。最后他跟我们讲,小女儿给的礼物是弹了一首钢琴曲,末了,还狠狠地亲了父亲一口。这样有爱的画面。你会不会羡慕。至少,我有点羡慕。 我不知道他平日里是如何去教育他的子女的。 但是听了尤老师的讲课,为我解答了这个疑惑。尤老师在课上跟我们分享了如何感恩,为何感恩。我就能想象到一个如此有礼仪有教养的又会感恩的谦谦君子,教导出这样有爱,会爱的孩子,也是在情理之中了。我暂且不论他的事业已经如何的成功,至少作为一名父亲,我觉得他已经不平凡了,他是个伟大的家长。 一个伟大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思想共鸣呢? 父母的以身作则,究竟能为孩子们带来多大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呢? 就拿我来说吧,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看起来不像个理科生。大家都觉得我文绉绉的。动不动就跟人讲大道理,没事就爱熬鸡汤。 其实这些都源于我的家庭教育,都是我很自然的个人习惯。别的小女孩的童年都是穿着漂亮裙子,和父母撒撒娇,抱抱橱窗里可爱的娃娃就可以了。我的父亲只会给我买书,买文具。凡是学习用品,多贵都舍得。每到周末,必督促我去新华书店看书。 久而久之,我爱上了阅读。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办了学校对面一个书店的借书证。等到我六年级的时候,学校对面书店的书已经让我看的差不多了。我只能转移地方了,换到了学校后面另一个借阅的书店。那时候的我,就像被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又开启了一轮新的阅读。 很多个夜晚我都是亮着灯,抱着书读着睡着了。 初中的时候,父亲离家工作,但《读者》的修订版他都给我买好寄来,一期都没落下。 当然,这些习惯,并不是单靠父亲给我买买书就能解决的。 父亲生活的环境,一定会有书。我们家每个卧室都有书柜,都是满满的书。我的童年记忆关于父亲的,全是和阅读有关的。所以我从小就特能体会耳濡目染这个词的意义。 从我五年级开始,他就开始读中医书,把中药名称和功效印成一张张名片大小样的,工作间隙会拿出来反复记忆。到我一年级的时候,他已经能把中医讲得头头是道。 现在电子阅读多了,我还是保持睡前在手机上读文的习惯。 讲到这里,我想你能明白我为什么在文章开头一直称赞尤伟老师作为父亲的伟大,因为家庭教育一定不是说说而已,都是言传身教。孩子一定是看到父母做的好,耳濡目染。 那些良好的行为已经是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自发形成的行为产物。人永远是环境的产物,好的家庭教育很重要。
不止重要,并且父母对孩子影响深远,从幼儿就开始影响,能直到他成人甚至一辈子。 堂弟是个从小成绩就好的孩子,现在高三了成绩也非常不错。他在四岁前是父母带的,就算后来叔叔婶婶在外地。他来到了奶奶身边。他一来,我就发现这小孩虽不识字但却爱翻书。天天缠着我,问我识字,让我给他讲故事。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从他一岁起,叔叔婶婶的闲暇时光都给了他,每天晚上拿着幼儿书,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教,念,解释。 就这样,念了三年,教了三年。所以他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会每天奶声奶气指着书叫着,“姐姐,教”。 我高三的时候,晚自习回来的晚,他会先睡,然后嘱咐奶奶,姐姐回来了一定要奶奶叫醒他。他起床干嘛呢?起来让我帮忙解题。大冬天的寒夜,他能“噌”的就爬起来,披件棉衣瑟瑟发抖的听我讲解。 他就是那个会写完作业再出去玩,在学习上的自律从来没有让我们担过心,考试永远前几名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这仅仅是一两年的幼儿教育,只是养成了自律的习惯,但后劲维持到他现在快成年。 每次看到打牌搓麻将,大声斥责孩子去写作业的家长,我心里都同情孩子,他什么都不懂。为什么父母能玩,他却要写作业。每次自己一下班就躺着玩手机,不许孩子碰手机,打游戏的家长,我也不解。为什么大人能玩手机,小孩玩就有毒,爸妈总说那东西有毒,但他们大人玩了没事啊! 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吧,不要觉得古人迂腐,几千年前他们教育孩子就知道要说到做到了,所谓虎父无犬子。 家庭教育,这是补多少课都换不来的。孩子即使因为小,没有思维能力,但有学习能力。试问每天陪着孩子一起学习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成绩能差到哪里去呢? 仅仅这些还不够,孩子往往还需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性。 央视在多年前,反复播放过一个公益广告。广告放的是,一位媳妇给婆婆打洗脚水,帮婆婆洗脚。孙子透过门缝看到了这一幕。孙子也端着一盆水摇摇晃晃的端到自己母亲面前,毕恭毕敬的说“妈妈,洗脚。” 最后出来一条广告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对不孝顺父母的夫妻无法指望你的孩子将来会来孝顺你的。你把父母赶出家门那一刻,你父母的今天将会是你的明天。你现在对待父母的态度很有可能被你的孩子铭记于心。 我曾有位邻居端着碗甩到对儿子面前说:“我辛苦的把你拉扯到这么大,你怎么能让我吃这些个剩菜剩饭。” 儿子就顺口就回了一句:“怎么了,你当年不是也给我奶奶吃的这个吗?” 这位母亲此时捶胸顿足也是无用,也只被无视。 怎么办?打骂他一顿吗,思想上的雕刻岂是一次体肤之痛就能改变的。 所以不要抱怨你的孩子了。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改变。改变别人远比改变自己难,但如果通过改变自己来让别人效仿倒是特别容易。 怎么样,家长们,要不要试一下,要不要改变自己,去做好这个榜样? 人之初,性本善。讲的通俗点。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裸奔来的,都一样的,能不能教好他,几乎在于你。所以,别总是责怪孩子了吧,最好的爱,就是陪伴。陪伴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品性,拥有健全的人格。 要随时记得,你已经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人,你是一个家长,一个榜样,一份带动成长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