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英国首相也说了,英国已经出现了第二波;法国已经第二波半个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经半个多月了…” 20日下午,张文宏在上海交通大学表示,在中国,老百姓一直问今年冬天有没有第二波疫情,对此他表示:第二波是必然的。 从全球范围看,为何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不住,而且在国家和地区之间造成不平衡?张文宏道出他思考的答案:归根到底,和这次新冠病毒的特性有着极大关系。 新冠病毒传播力非常强,但致死率并不高。“不像埃博拉,不像SARS,甚至不像H1N9禽流感,”在张文宏看来,正是这一非常独特的现象导致病毒在全世界持续蔓延。 他特别提及,新冠病毒基本上对老年人发动攻击,而在整个社会医疗系统瘫痪时才对年轻人发动攻击。因此,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美国等国的年轻人在外无所谓,实施大隔离也做不到,但“没有这么致命”的新冠恰恰形成了全球疫情的“致命性”,“毒力不是太强”的病毒却反而变成了整个人类的强敌。 而在中国,体制机制保障下,必须完成百分之百的隔离。 策略就是一个月内一定要搞定,“如果不搞定,这个小火苗烧起来,就成为指数曲线。”他透露,中国仍然面临输入风险,这两天国家组团分赴各个省份督察感染病防治体系,不能让输入性疫情成为小火苗再度爆发。 接下来,怎么办?张文宏预计,原则上,这轮疫情还要延续相当长的时间。在感染科专家眼中,“80%的人是无症状的,这是非常恐怖的。”传播力如此之强的病毒会一直存在,西方国家的做法是等待疫苗,疫苗出来之后对脆弱人群予以保护,病死率就会下来,降到常规性流感水平,也就是总体死亡率0.5%以下。 但张文宏估测,这个时间点一年之内达不到,“因为疫苗做好,建成供应链铺货,需要时间……”而且,美国研发的疫苗需要冷链,活性要求非常高,中国研发的灭活疫苗还好,但都需要一定时间做到。因此,“对于这个世界的预期,做一年的打算应该是最低的限定。” 又一例海鲜外包装新冠检测阳性, 这次是进口鱿鱼! 据吉林扶余市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0日,扶余卫生健康局发布通报,当日该市收到吉林省发电(吉卫明电<2020>432号)《关于长春市发现1份进口鱿鱼须外包装擦拭物样本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情况的通报》,其中有一件货物(10公斤)流入扶余市。
通报全文如下: 一、凡是自2020年8月24日至2020年8月31日,到扶余市伞家德大海鲜冻货批发商店购买过进口鱿鱼须及食用过该批次产品的人员,必须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屯登记报告,主动到扶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如有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立即到扶余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诊治。 二、广大市民要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带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吃冷冻海鲜食品。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扶余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9月20日
来源 :衡阳新闻网综合解放日报、海外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扶余市卫生健康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