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4040|回复: 0

明年新高考来了,准备好了么?衡阳教育改革论坛(第一期)释放重磅信号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11-27 16: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年起
普通高校将按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录取
在新高考背景下
学校和家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怎么做好教育教学对策
强基计划怎么解读
……
今日上午
衡阳教育改革论坛第一期
在衡阳市八中举办


论坛以“新高考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汇聚有志于改变教育生态的先行者,共同探讨创新人才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培养。

▲“衡阳教育改革论坛”现场

2021年,湖南将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推行新的高考模式,即“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现场众多教育“大咖”

建言献策

新高考背景下
学校和家庭这样做
更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

衡阳市八中校长 文思源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文思源提出了5点应对策略:

一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打造德育队伍,完善德育制度,常抓养成教育,丰富德育活动。
二是五育并举,综合培养。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
三是生涯规划,选科走班。包括选科、编班、管理等做法。
四是顺应趋势,创新拔尖。大力培养创新人才。
五是教研教改,聚焦课堂。落实启思自学、质疑释惑、典例巩固,拓展延伸的“启释固延”四维教学法。

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中国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国内与国际招生专家  薛平

 

学校办学不能离开好的环境,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包括:

  • 优秀学生云集。
  • 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
  • 良师指导下的个性化教学以至一对一的培养模式。
  • 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空间。
  • 国际化的视野。
  • 学生安心学习、研究和教师安心教学、研究的软硬件条件。

薛平还认为,应该把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知识放在首位。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王琳媛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基础教育策略:

  • 注重学校特色,使传递的讯息更丰富充实。
  • 紧跟时代发展变化,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改变单一的、直觉的、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
  • 加强与高校的对接与交流,探索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 进一步优化个性化学程,竞赛生培养的去功利化,激发真正有特长的学生报考强基专业。
  • 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尤为关注学生品质。
  • 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同时也注重适度留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定位和专业兴趣。

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及自动化学士、工商管理硕士,远播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 邹宏宇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重点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好奇心、意志力、冒险性、想象力。

未来社会需要人的18项核心素养,其中包括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沟通合作、领导力、跨文化与国际理解、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的社会性发展。

邹宏宇还介绍了发达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采用的策略,其中要求学生要培养提出和明确问题、建立和使用模型、设计方案、数据分析、数学和计算机思维、创立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案等8个方面的能力。

◆来源:掌上衡阳客户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