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4479|回复: 0

常宁平安村:“一个果”“一棵树”,昔日荒山油茶飘香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12-20 10: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俯瞰油茶小镇平安村(钱辉 摄)

“一亩茶山百斤油,家家户户不用愁。”凭借一抹茶油香,常宁市不仅打通了油茶产业链条,还掀起了发展文旅经济的热潮。平安村就是突出的典型,该村以“油茶”为依托,结合传统文化特色,高标准打造出“平安油茶特色小镇”,形成了油茶小镇—油茶花谷—跑马场—梅埠垂钓一日游旅游线路,成了游客喜爱的“打卡地”。



诱人的油茶林和“茶山飞鸡”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平安村。首先映入眼中的是公路两边丘陵上大片的生态油茶林,进入村中,随处可以看到古树、古井、古桥、还有古榨房、水车和绕村的一条小溪——横沙江,仿佛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油茶林远眺


平安村是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首批十个农业特色小镇,油茶是一大特色产业。他们采用“合作社+油茶庄园+村民”的模式,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村支书周法文介绍,“村里有3000多亩油茶,年产茶籽30万公斤,一亩油茶林每年能为村民增收2000元,年总产值有望达到600万元。”油茶收益远不止这些,他解释道:“村民把山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集中承包给油茶庄园,庄园则把土地以数十亩到两三百亩不等的规模返租给愿种、管、护的村民。这样,村民不仅有土地流转金,还能参与油茶种植,收入来源稳定、多样。”

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乐胜介绍,该市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抓手,引进数十家油茶龙头企业,利用科技力量深挖“一个果”“一棵树”的潜在价值,并在油茶林套种黄桃、油牡丹、尾参等经济作物,散养“茶山飞鸡”,实现了林下最大化收益,一条能致富、多元化、可延续的油茶产业链在常宁崛起。

▲古樟树

“一身光洁尚无瑕,雪伴霜陪绽玉花。不与群芳争席座,甘将硕果惠千家。”初冬时节,登上平安村油茶观景台,放眼望去,四周是大片郁郁葱葱的油茶林,点缀着云雾般洁白的茶花,将往日的荒山装点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走进村里的衡阳市非遗项目——常宁油茶土法榨油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只见非遗传承人利用水轮将茶籽碾碎,做成茶饼,再把茶饼依次放入全木的古木榨油机中,用杠杆原理对茶饼施加强压,一滴滴茶油从下面渗出,色泽金黄,浓稠丝滑,清香四溢……


《爱莲说》助力乡村特色旅游



▲平安村里的“爱莲堂”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千百年来,理学鼻祖、湖湘文化先驱周敦颐歌颂莲花高洁品质的优美文字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相传北宋时期,周敦颐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爱莲说》。平安村是周敦颐后裔的聚居地之一。村民为纪念先祖,先后建起了周敦颐雕像、“爱莲堂”、农民夜校等一系列设施,促进了油茶产业链条延伸,实现了“油”旅融合,乡村振兴。

▲农民夜校介绍牌

今年11月4日,“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南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常宁,来自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网等中央、省、市媒体采访团齐聚平安村,实地探访报道。

▲周敦颐雕像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平安小学的学生们用气势恢宏的二十四节气鼓、《弟子规》朗诵等节目,让远道而来的媒体记者们领略到了当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常宁版画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拥有深厚的历史,因版画创作群体大、作品多、影响广,被誉为“版画之乡”,也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曾连续4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版画),是衡阳市2018—2020年度唯一入选的县市。在平安村的农民夜校,幸运的游客可以现场观摩版画教学,看版画传承人教小朋友雕刻版画。一幅幅精美的版画,在古朴中写实,在写实中赋予了灵动和飘逸……

▲平安村出产的山茶油、“茶山飞鸡”和土鸡蛋很受欢迎(钱辉 摄)


近年来,越来越多类似平安村这样的美丽富强新农村示范点在常宁涌现——狮园、西江等村,正在开发建设度假式养老产业;庙山、南坪等4个村引进台资3亿元,打造了百万樱花园……世界铅都、杉木楠竹之乡、中国油茶之乡、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常宁新名片日渐增多。据统计,仅今年国庆、中秋“双节”的黄金周,常宁市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72万元。

来源:掌上衡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