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假期刚过完,又回到了熟悉的生活,暗自松了口气?不,年关可不是那么好过的:你扛得住爹妈和各路亲戚的“催”吗?每年春节回家的“人生终极拷问”,除了催婚、催生、催二胎,又多了一个“催建”。理由听起来,就像“大家都换iPhone 12了,你为什么不换?”如果建房子就跟换手机一样简单就好了……你还别说,就是这“买房、盖房”或者“要不要回老家盖房”的问题,困扰了不少常宁人,最近甚至有网友发帖咨询,自己在外面明明买了房子,住的也很宽敞,还有没有必要回老家盖?不少网友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他们都这么说……过年回家过年,婆婆又提建房子的事,已经提了好多年,今年更积极,她甚至说把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修建房子。 婆婆就生了我老公一个,我们在长沙一套,常宁县城一套,平日里很少回胜桥老家住,干吗非要花冤枉钱修建一个新房?即使平时偶尔回去胜桥的老房子也可以住或者回县城住,以后真想回胜桥长住了再造新房也不迟啊。婆婆有一块地,200平吧,位置不错,可以申请建房子,她说要是她不在了,就建不成了,公公已经过世了。大家都知道,常宁市区到胜桥就30分左右的车程,我们现在情况是,在常宁市有一套,长沙有一套,两个房子的房贷车贷物业每个月一万出头,存款8万左右,收入稳定,一儿一女。需要用钱的地方挺多的,好不容易压力小一点,这种情况需要在农村建房子吗?现在几十万建了,又不住,不是浪费吗?老公被劝说多年有点顶不住,想建了,不知道具体要用多少钱?帖子发出后没想到很多网友都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大家都说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我家也是,婆婆老家500平,几个门面了,自己也不在家,村里人都想过来占一点,想去建,建完又没有人住,又怕政策变化,以后地就不让人建了。我也在常宁,每年就春节回去住,红砖老屋,老人家也是一直要建,我们只能翻建,没地批,你的条件比我好很多,我也在纠结中。对于要不要盖房的问题,网友反映如出一辙,大家都说:一定要盖!原因有以下几点:我身边有个亲戚,在市区买了几套商品房,也买了别墅,原先不打算回老家了,只有每年扫墓或者老家有事情在我家吃饭,一家老小五六个人,有时候还会住下。次数多了我妈私下有怨言了,可能也是觉得不方便,今年他们就在老家把小别墅建好了,三层单框架40多万,如果不缺钱,建一下肯定是比较好的。 建!农村能建赶紧建。我婆婆、公公没了,我们外面也有房子,家里也建了一栋层半的房子。还有一块地可以建房子,目前是经济紧张,不然我也想把它建起来,农村的地建了房子才是你的,不然你一年到头没在家,旁边的弄什么占一点,到最后地只剩一半了。 做为农村人,给你的建议:这个是你夫妻俩农村占地的好时机。自己的地,一旦没有使用,是会被别人占的,到时候没地方说理。 土地是集体的不是个人的,只有本集体内部的个人有使用权。子孙如果户口不在本集体,是没有权利使用这个宅基地的。但房子是个人的,房子可以继承。一旦房子不在了,土地会被集体收回分配给其他人。有本集体户口的老人如果去世后,户口已经外迁的子女只能维修房子,不能翻建。除此之外,大家还列举了回老家盖房的其他优势,其中就包括政策红利、能撑脸面等等。这一点网友还真没乱讲,就在去年,出台了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发布最新通知,提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总而言之,现在想在农村盖房、买地等行为越来越严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村未经批准违法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突出且呈蔓延势头,尤其是强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恶意占地建房(包括住宅类、管理类、工商业类等各种房屋)行为,触碰了耕地保护红线,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就农村建房行为进一步明确“八不准”。 通知如下: 一、不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房。 二、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 三、不准买卖、流转耕地违法建房。 四、不准在承包耕地上违法建房。 五、不准巧立名目违法占用耕地建房。 六、不准违反“一户一宅”规定占用耕地建房。 七、不准非法出售占用耕地建的房屋。 八、不准违法审批占用耕地建房。 各地要深刻认识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向社会广泛公告、宣传“八不准”相关规定。地方各级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采取多种措施合力强化日常监管,务必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对通知下发后出现的新增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肃处理,该拆除的要拆除,该没收的要没收,该复耕的要限期恢复耕种条件,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严肃追究监管不力、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2020年7月29日 通过观察有人判断,以后农村资源会越来越稀缺,也有人以亲身经历印证了这一点。去年花了70万建了四层,主要是自己户口不在农村,趁着母亲户口还在农村,这一点地翻新还可以建,就赶紧盖了,不然以后没户口没地没得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让很多白领无法承受,毋庸说更底层的打工者。这些人在政策紧缩的背景下,由于生存成本渐高而不得不离开打拼的城市,选择回老家。在那里,最不济还有一块地,或建房或种地或发展副业,心里总安定些。而另外的那批人呢?他们从农村走出来,早年在大城市打拼,现在已经积累了不菲的身家,一年到头在老家待不了几天,他们却也想在老家建房,又是为什么?建了吧,这是你婆婆在村里面的体面。你不知道一个农村老人一辈子就几件大事,娶老婆,建房子,给儿子娶老婆,只要家里没建房子在农村人眼里就是不咋地,这是一个农村人一生中的大事。不管你在外面多有钱,回家开多好的车,没在家盖房,哈哈,没人相信,落叶归根总得回去!@ 回到乡下老家,养养鸡、种种菜、钓钓鱼,平日里喝点小酒、打点小牌,生命是从这里开始的,再从这里结束。不管外面有没有房,以后是否真的回去,老家的那栋房子,那不光是一栋建筑,而更是一种念想,一种牵挂,因为我知道,生我养我的家,就在那里!越长大,恋家的情节就越重,不顺心了总想回到自己的“家”,即使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但是我依然想住在我那遥远的小山村,闻一闻花的清香,喝一捧老山泉......常宁一线农村也盖了许多壮观的楼房,真将“体面”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可是如此“奢靡”真的有必要吗?进而有人提出,就算不建的这么豪华,在老家盖房就一定是好事吗?这时候有人站出来说,虽然在老家盖房有各种优势,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老家房子能拆迁最好,如果无法拆迁,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盖一栋房子,空置率还这么高,这么看不划算。现在老家建房,基本是50万起,这50万,你如果买银行理财,4%左右的年化,一年也能有个小2万,如果你理财的手艺更娴熟一些,年化6%到8%的收益,把房子建在村里,少了一大笔钱。有人说,无论在哪里谋生,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那就还有一条退路,还有一个寄托。如果老家的房子没了,家也散了,亲情也淡了,那是花多少钱也弥补不回来的。也有人说了,未来人口流动的趋势一定是趋于城市化,人口向一线、二线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群集中,二、三、四线城市、农村人口大幅度流出,如果是这样,那么老家的房子是不是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