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岁老婆婆生了8.8斤重的儿子” “刚出生就会叫爸爸妈妈” “为母尽孝低价卖货” …… 这样的离奇剧情、“卖惨式”带货场景 近期出现在一些 情感主播和商家的直播间中 正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公告称,平台已对卖惨带货、编造离奇故事、演戏炒作等行为进行违规处罚。 近30天内,平台共处理相关违规直播间446个,封禁违规账号33个,包含“徐忆情感电台 ”“权哥讲情感”“光头哥”等10个粉丝超百万主播。 一时间 网友纷纷拍手叫好:  
1
百万大V卖惨带货假珠宝

近日,石女士在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一个百万粉丝大V“权哥”。该大V发布一系列悲情故事视频,并直播拍卖“珠宝”,称所得款项全部用来资助困难孩子。 可没想到的是,大V卖的“珠宝”与宣传不符,有消费者反映佩戴后出现过敏反应。 专业珠宝鉴定师鉴定后表示,大V卖的钻戒并不是所谓的“莫桑石钻戒”,而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仿钻,且材料搭配容易致敏。 而至于该大V发布的悲情故事 有短视频中的演员致歉称 系列故事均为虚构 
记者此前调查发现,全国各地有多名消费者“中招”并遭遇退货难。 
作为直播商家,利用编造的悲情故事来进行营销,再售卖假货的行为或涉嫌诈骗。 此前,山东临沭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直播卖惨案件,被告人傅某借离异身份,装穷卖惨、直播骗钱,最终以有期徒刑三年、罚金十万元的代价,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买了单。 2
盘点“卖惨式”带货行为 主播在直播间编造婆媳矛盾、出轨、破产、未成年寻母等故事,演绎调解家庭矛盾、情感纠纷、私人变故等夸张情节,以此行为博取用户的同情心,诱导其购买直播间内售卖的商品。 如:“让我们伸出援手,帮帮这对失散二十年的母女重聚,您每购买一支手镯就是在为他们的团圆尽一份力。”
主播在直播间编造明显不符合常识的离奇剧情,博取关注,诱导用户购买商品。 如:“刚出生就会叫爸爸妈妈”“88岁奶奶生了8斤重儿子”“丈夫去世6年,打工途中又相逢”……
主播在直播间上演团队矛盾、债务纠纷等情节增加降价戏码,以此夸大商品价格优势,其间常出现叫喊、争吵、摔东西甚至肢体冲突等过激表现。 如:“xxx孩子已经连学费都交不起了,今天帮他讨债,已经把欠债工厂老板堵在仓库里,原价3999元的戒指现在降价到99元,先拍先得!”
经商要“诚信”才能走得更长远 不要伤了消费者的心!
◆来源: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北京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