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岁的周桐用依旧淡定平静的语气告诉记者:“没想到能考这么高的分,谢谢你们的关心。这两天,我还要和老师多沟通联系,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再决定上大学选择哪个专业。” 周桐(右二)和爷爷奶奶、母亲合影 他的母亲肖永芝一直陪在周桐旁边,她略带着哽咽说:“开心!激动!儿子很争气,很不容易,心情很复杂,特别感谢学校的老师们一直以来的照顾。等到儿子志愿填好了,还要带他去一下上海的医院,调整一下他的假肢。” “太不容易了,太了不起了!”一旁,周桐的班主任李家生老师不停地感慨。他一大早就赶到周桐家等待结果揭晓,在他的心里,早已把这位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他做了三次大手术,课程落下不少,班级6位老师专门为他建立了一个小群,及时将上课的课件和进度发在群内。”李家生回忆,周桐回校后,班上39名同学轮流帮他补习。因为行动受限,同学们还会扶他上下楼、伴他放学,帮他搬东西、打饭、推轮椅,让他尽可能地把时间花在补差补缺上。 周桐(右二)回校后,和班主任李家生(中间)及同学合影 学校特意给在外务工的周桐母亲肖永芝安排了校内保洁员的岗位,时间相对自由,让她能够陪伴、照顾周桐。因为周桐行动不方便,老师在批作业、试卷的时候发现问题,会直接拿着作业本去教室找周桐,告诉他问题和解决方法。 自强计划”是清华大学2011年起施行的一项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该计划主要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及县以下高中,招收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旨在通过给予农村贫困学子优惠的招录政策使其进入清华学习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