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坊和松柏是湘江常宁段沿岸以及常宁北路的两个重要集镇,也是常宁乡镇行政区划的名称(松柏镇现改为水口山镇)和乡镇行政机构的驻所地。柏坊因水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而得名“八方”,谐音成柏坊,亦因街口石牌坊两旁翠柏成行而得名柏坊。在旧志中关于柏坊的记载是比较多的,以清同治《常宁县志》为例,有柏坊市、柏坊渡、柏坊便民仓(水次仓)、柏坊驿、柏坊铺、柏坊塘等等。松柏则因昔湘江两岸有一松一柏,隔江而立,故得名松柏。但是,旧志中关于松柏的记载却远远少于柏坊,同样以清同治《常宁县志》为例,该志中只有松柏市、松柏渡的记载。 从旧志的记载中,不难看出柏坊在古代是名重于松柏,位显于松柏的。同在常宁北路且同得湘江水利之便的柏坊与松柏,为何柏坊名重位显呢?旧志中相关记载告诉我们,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出于柏坊为驿站与铺递所在地,是驿站与铺递带来了柏坊的繁荣。驿站和铺递的性质和功能是大同小异的。据研究者的研究表明: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员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驿站传递称驿递,驿递主要递送紧要公文;铺递则递送普通公文;清朝时设驻军警备的两种大小不同的关卡,大的曰“汛”,小的曰“塘”,合称“汛塘”,泛指关卡,当然也有将一县之中的“塘”合称为“汛”的,如“常宁汛”就辖有“水塘”五个,“陆塘”一个①。汛塘之“塘”也承担一定传送公文的任务,古人称之为塘递,塘递主要递送武营公文及普通公文中紧急性较强的公文。柏坊正是驿、铺以及塘所在地。那么在古代为何将常宁北路湘江岸边的驿站、铺递和塘设在柏坊而不是松柏呢?这是因为常宁至衡州的驿道是经柏坊并在此渡湘江而到达彼岸清泉县的栗江,再经牛头山达车江而至衡州的,常宁至衡州的这条驿道比今天的省道S569线到衡阳要近二三十千米。在明代,湖南境内有水驿站91个,这些水驿主要分布在湘、资、沅、澧四大河流的两岸。湘江在常宁县境内有86千米长的流程,又处其中游,故设有柏坊和河洲两个水驿,而柏坊驿又处州、县之间的驿道上,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再者,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的柏坊驿并未注明是水驿,笔者推测,柏坊驿既是水驿,也是陆驿。柏坊驿设有驿丞、驿吏一人,配备站船六只,水夫四十余人,是常宁境内一个最大的、最繁华的驿站②。 因为柏坊地处水陆要冲,是驿站、铺递、塘所在地,故留下许多文人骚客、谪官流寓的活动轨迹和诗文。如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了明嘉靖年间官居湖南学政浙江鄞县的管大勋,过柏坊驿时便留下了《柏坊驿站》诗:“大江秋尽泛鸣榔,一息西风度柏坊。侯史不知官艇去,长年漫道客心忙。缘崖白露随流水,隔岸青山带夕阳。鸿雁不来香信杳,几回惆怅赋潇湘。”明嘉靖年间诗人姚汝循,因开罪上司而遭弹劾,由大名知府贬降至桂阳州担任同知,过柏坊时因遇风雨而留宿柏坊,在驿馆墙上写下了《柏坊驿题壁》诗:“风雨萧萧滞客程,荒亭独宿峭寒生。今宵羁思知多少,听尽千山堕叶声。”明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徐霞客来到了柏坊,在其游记中留下了:“初六日,昧爽行,雨止风息。二十里,过白(柏)坊驿,聚落在江之西岸,至此已入常宁县界矣。又西南三十里,为常宁水口,其水从东岸入湘,亦如桂阳之口,而其水较小,盖常宁县治犹在江之东南也。又西十五里,泊于粮船埠③,有数家在东岸,不成村落。是日共行六十五里。”的记叙。 柏坊繁荣的过往,给后人留下了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柏坊古街道。柏坊古街道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现保存清代、民国时期商铺12幢、巷道5条,街道3条,港口2处,码头4处,钟楼1座,集会坪地1处,民宅4栋,庙1座。其中,宝树堂、廖莼宅、五间铺子等建筑结构独特、工艺精美。柏坊古街道的水路、陆路交通设施以及防御设施保存完整。柏坊古街道所在地柏坊镇与柏坊村也因古街道的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成为湖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与名村。如果说柏坊名重位显于古,松柏则名重位显于今,如果说柏坊是车马舟楫行出来的集镇,松柏则是矿产开采挖出来的集镇。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松柏来了个逆袭和反转,来了个后来居上,其名气要比柏坊大得多,地位也要高出许多。松柏的逆袭和反转得益于水口山矿,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将盛产铅锌的水口山矿收归官办,此后外界才知道水口山,“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桂冠亦如期而至。 松柏离水口山矿只有5千米之遥,是水口山矿的矿石及矿产品外运的必经之地。自水口山矿收归官办后,松柏至水口山便有了运矿石的小铁路;大量的砂船工及挑砂脚伕齐集于此;有了松柏港,松柏渡也因此繁忙起来;流动人口的增多还带来了商业及服务业的繁荣;清末至民国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掠夺水口山的矿产资源也纷纷将触角伸向松柏,在松柏建立了教堂和银行。此时的松柏与和水口山已联为一体,并且完成了对柏坊的超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上个世纪末,松柏发展成为湘南的工业重镇,时人称松柏为常宁的“上海”。其时,松柏的面积约3平方千米,人口3万余人,驻有水口山矿务局和衡阳市松柏化肥厂、衡阳市红旗炼焦厂等30多个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集镇区厂房栉比,烟囱林立,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齐全,商业、服务业发达,为县内物资主要集散地之一。衡阳至常宁公路经此,设有长途汽车站,松柏至县城有公共汽车往返。今天的松柏在经历改革开放的浪潮后,完成了蝶变。1992年6月,湖南省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水口山经济开发区,1994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水口山经济开发区为省级重点经济开发区,随后又纳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坐落松柏,处于湖南省发展战略重点“一点一线”中心地带,居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永州等城市之间,可谓地开百粤门户,势扼三楚咽喉。松柏有国道G0421岳临高速、省道S569线、县道X215线经过,有连接京广铁路瓦园货栈的瓦松铁路专用线,陆上运输十分便捷。松柏的水运上溯潇水,下入洞庭,通江达海,松柏湘江岸边有千吨级码头常宁港松柏港区。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坚持按照“规划先导、基础先行”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松柏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到2019年底,松柏“四纵四横”生活道路骨架和“五纵五横”生产道路骨架已经形成。双园南路、五矿路、冶金路已经通车。渡口南路、皂新路、科技东路等道路工程正在建设中,生态阳光城等安置小区建设也顺利开工。松柏驻有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湖南)集团、株洲冶炼厂三大国有企业,形成了以冶炼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入驻松柏的还有德邦牧业、谷道新材料、帮德实业、湖南天辰、湖南鑫润、江西金辰、创大玉兔、香港泛亚绿洲、聚逸物流、华尊环保科技、华胜资源利用、明愉气体、正炜固废物等28家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企业。松柏再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松柏,借重过往,不负将来。 ①管山塘、江口塘、鲤鱼塘、柏坊塘、大渔塘、干沙港塘。 ②封志良《沧桑柏坊驿》,见《常宁市地名故事》湖南地图出版社2020年第1版。 ③粮船埠,今祁东县粮市镇粮市村与常宁市新河镇双坪村湘江岸边。明正德三年(1508),开征祁阳漕粮,由此漕运解京,故得名粮船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