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咚、咚、咚....”“嘀嘀哒哒...”铜锣、唢呐演奏声穿透昏黄的灯光,皮影在灰白幕布上栩栩如生。

刚入秋的夜晚微风飒爽,在常宁南正街的小巷传来了皮影戏的曲调。一辆推车,一盏灯火,一壶热茶,一串串多姿多彩的皮影与三两乐器,就组成了一个舞台。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表演时,师傅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古朴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浓浓乡土艺术气息霎时扑面而来。白色帷幕上,各个角色经过师傅一抖一动,精致的影人便显得活灵活现、唯妙唯俏,在光影里演绎故事。演出时而悠扬、时而鼎沸,观众神情专注,掌声不断。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众多流派。 早前,常宁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而常宁皮影戏也列入其中。截至当日,常宁已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个,衡阳市级非遗保护项目8个,代表性传承人13个;常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42个,代表性传承人108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