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娃娃鱼学名大鲵,属国家二类保护两栖野生动物,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软黄金”,常年生活在野外山涧溪流中,鲜有人见过它的“真身”。但烟洲镇良和村的魏光华却从娃娃鱼身上发现了商机,在获得养殖许可后,开始饲养娃娃鱼,还将娃娃鱼带上餐桌,成为市民口中的一道美食。

今年47岁的魏光华是烟洲镇良和村人,在外做建筑工程20多年的他,曾年收入过百万,但为了圆儿时的农业梦想,2014年他选择离开繁华的城市,带着妻子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小山村。

在娃娃鱼养殖基地,记者走进一个黑漆漆的房间里,不仅能听见滴水声,还能感受到一阵阵清凉。水池中的娃娃鱼似乎生性好静,即便被灯光照射依然一动不动。走近发现,这些娃娃鱼长相独特,身材扁平,口大,全身为黑褐色,皮肤光滑无鳞,上面布满黏液。
魏光华告诉记者,养殖娃娃鱼对环境要求特别苛刻,不能生活在死水环境中,而自来水里含有氯等物质,也不适合娃娃鱼生长,为此他还特意引用山中的泉水来饲养娃娃鱼。人工仿造自然降温水库,最大限度还原自然生态环境,将养殖温度严格控制在25度以内。

由于娃娃鱼喜欢低温、阴暗、潮湿的环境,夫妻俩为了模拟娃娃鱼生长的自然环境,历经3次失败最终选择用钢化玻璃做成一个个小水池。

通过3年的自我摸索和到张家界市桑植县取经学习,目前魏光华的娃娃鱼养殖基地技术日渐成熟,逐步走向正轨,2017年销售了800多尾娃娃鱼,为当地创造经济价值40余万元。他告诉记者,今年预计可出售2000尾,可创造百万元的收入。他打算下半年吸收其他村民加入,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这项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