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3751|回复: 0

常宁铺子

911

主题

1050

帖子

427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270
发表于 2019-4-26 09: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年,常宁人管商店叫"铺子"。卖米的叫米铺,卖药的叫药铺,卖粉的叫粉铺,卖饭的叫饭铺,卖烟酒副食品的叫杂货铺,旅舍叫伙铺。其实,也不光是常宁人这样叫,文革前夕,有一部描述旧中国浙江一位开店的小老板如何破产的电影,曾经被当作文艺黑线代表作而遭到严厉批判,这部电影就叫《林家铺子》。 扯远了,回到正题。我知事时,已经过了公私合营,私人开的铺子基本被消灭,只不过人们依习惯仍然称商店为"铺子"。 常宁城里的铺子大多集中在北正街、所前街(又叫"所门前")和南正街一带,这里是县城的核心。 有的铺子没有名称,平时人们就以老板的姓名称呼。例如粉铺,名气大的有两家,一家开在所前街,叫欧基顺,另一家开在南正街的叫肖志通。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们进去过,肉片、猪肝、肚片、蹄花、草鱼烹成的潲子,粉是白的,葱是绿的,漂着红油的鲜汤,至今忆及,还淌口水。 有一家叫曹礼周卖文具的铺子,也开在所前街,小时候经常去那里买铅笔本子。 理发店叫剃头铺子,最大的一家也开在所前街。当年没有电扇,更谈不上空调。店里的房梁上挂一幅棉帘,帘子上栓一长绳,夏天,一人拉动长绳,棉帘来回晃动,微风便能使剃头者和被剃头者享受到些许的凉意。 叫绸缎铺的,不全卖绫罗绸缎,也卖普通布匹,有一种叫士林布的蓝布,是那年月最流行的服装面料。常宁最大的绸缎铺,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一一锦纶泰,那栋砖木结构的洋楼,彼时应该是常宁城最豪华的建筑之一。后来,这栋楼房改成了国营的常宁第一旅社。 所前街还有一家规模稍大的百货铺,不知其名,是一傅姓老板开的。 大一点的杂货铺,记忆中有一家开在北正街常宁剧院隔壁。另一家则位于西门桥东头与西城门之间,名称很大气一一万宝藏。黑底金字招牌,悬挂于门楣上方,很是醒目。铺门由厚约寸余宽约二尺长近一丈的木板组成。清早,店里的伙计便将卡在上为木头下为石头的凹糟中的木门一块块卸下,一天的生意便开张了。"L"形的硬木柜台,当街一面摆放着两排玻璃园罐,罐中装满各种糖果饼干糕点。另一面,台面已被顾客的衣袖蹭得油光瓦亮。铺门右侧,靠墙到顶的玻璃柜里陈列着各种烟酒罐头。有两年,玻璃柜里竟出现过贴有洋文商标的洋酒,柜门上的标牌写着汉字一一朗姆酒。黄昏,夕阳照进玻璃柜,朗姆酒酒体晶萤剔透,宛若琥珀。柜台外侧,置一大缸,缸中盛盐,盐是粗盐,海水晒成,粗粗的颗粒,有时黑有时白,质量很不稳定。盐缸旁边有一大坛,是酒坛,酒是本地产的火酒,不会搀假,绝对的固态发酵的纯粮酒。 不叫铺子的,有照相馆和看西医的诊所。常宁城里有一家照相馆,叫"真又吾",这名称既贴切又雅致。家父于解放前后在所前街开过一家诊所一一博爱诊所,当年是很有名气的。 常宁铺子的老板,许多都是江西人。岂止常宁,当年江西商人在湖南全省都是很有势力的。 (注:当年幼小,加之年代久远,记忆有误,文中错谔,在所难免。请各位谅解指正,请知情者订正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