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3019|回复: 0

《遭日寇蹂躏的常宁》连载之五:记载在1944年—1945年大事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19-5-13 20: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3日,日军开始侵犯荫田。
7月5日,日军100余人自衡阳入侵松柏,水口山矿厂房设备被破坏,窿道被水淹没,生产全部停顿。
8月,国民党三十七军军长罗奇、副军长李棠率六十师、九十五师、一四○师来县。31日,在县城实行“空室清野”。六十师师长黄保德下令火烧南门外街,自南门口至牌坊一华里长的街坊化为灰烬。
9月30日,日军炮轰县城东南隅,三十七军仓惶撤退,县城沦陷。县政府迁至洋泉斗米湾。次日迁至洋泉石灰坪,又一日迁至阳山萧家村。11月中旬,迁至庙前麻衣田。12月上旬,迁至白沙猴子冲。次年1月迁至白沙火石桥。5月再迁庙前石马村。6月迁大义山至圣寺。
同日,日军松山部队复兴队队长伊藤占据县城,旋成立所谓“常宁地区警备司令部”。
11月,汉奸组织“常宁县救济总会”成立,赵炎任总会会长。各乡成立“维持会”。
11月20日晚,柏坊乡欧阳爵堂、萧学勤等10余人抢劫衡阳地方法院窖存于柏坊乡板桥雷泽随家的赃银,计银元2260块,广东双银毫4500枚,银条3根,生银1块,重47.5公斤;碎银、镍币各1包,重3公斤。
冬,全县各地相继开山立堂,发展帮会。先后成立汉族山、仁和山、双钟山、汉室山、大义山、临潼山、楚荆山、宝华山、棋盘山、南华山等。翌年,以廖莼为主裁的汉族山控制北乡,以县长谢轶南为主裁的南华山控制东南乡,以王国民为主裁的仁和山控制南乡,形成“三山并立”的局面。
(1945)
1月19日,日军自县城南进,追击国民党军队,侵占庙前腊园一带。
5月,国民党第七十四军突击队队长应湘成率兵1000余自衡阳来常宁柏坊,强筹给养,设卡收税,绑票勒索,洗劫焚烧。8月,在柏坊乡第10保胭脂塘村,捉去14人,纵火烧其村落。后窜三益乡及洋泉、土桥等地,被湘警13大队与县团队追击,窜入耒阳。
5月29日,国民党第五十四师师长谢铮部自桂阳移驻常宁。
6月4日,原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周仲衡与谢铮诱捕县长谢轶南。次日,以“开山树党、强征勒索、背叛党团、无恶不作”之罪名,杀谢轶南于烟竹湖街口,由周仲衡接任县长。
6月下旬,五十四师与县团队于枫树山、玄塘一带堵截袭击由祁阳溃退来的日军第三师团约3万人,激战三昼夜,歼灭日军300余人。
8月18日,日军10万余众,自祁阳经常宁县城沿常宁至松柏路线退却,从松柏渡河去衡阳。
8月19日,县城光复,县政府迁回县城。
9月20日,省私立集成初级工业职业学校在县城开学。
10月7日,汉奸首要分子李馥、邱方照、欧阳梅、唐伯萱、刘侃、谭蓉秋、陈启敏、周泽芝等8人在县城被处决。
10月16日,县政府成立清乡委员会,查缉惩办奸伪匪类,搜缴私藏枪支,清查附敌及帮会分子。
10月中旬,县成立善后委员会,后改为善后建设协进会,调查日军在常宁县造成的损失及罪行,其中受伤的153400人,死亡22750人,流徙187567 人,被奸污妇女50567人次,烧毁房屋7235栋,损失耕牛3226头、粮食74.4万石、农具31.3万件,其他损失计法币28511万元。
是年,春夏连月不雨,全县17.2万亩稻田失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