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常宁报1
他是人民医院儿科的“创始人”,曾在艰苦的岁月里殚精竭虑带着一队同仁闯出人民医院儿科的新天地;
他是一位对医术有着苛刻要求的医者,手下数名医务人员因业务水平不达标被他停职,后又在他的培养下成为业务能手,对他感激不已;
他是小儿眼中神奇的慈祥“爷爷”,看病细心,待人亲切,“每一次找他看病,都能药到病除,轻松、顺利地解决问题。”
他就是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春荣。
离开省城,业务标兵甘为家乡作贡献
面色红润亲切,说话爽朗带笑,这是记者8月2日见到58岁刘春荣的第一印象。他正在检查一位小孩是否患有手足口病,细心地检查身上有没有疱疹,连纸尿裤都拆开仔细检查。
“他是医院儿科专家,深得我们的信任。”小孩的母亲易女士说。
刘春荣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是那时候难得的医学专业人才。毕业那年,省人民医院、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均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年方20出头的他都拒绝了,选择回到了常宁。
“家里的医疗条件较为落后,人民医院连儿科都没有,我想回来改变这个状况,为家乡的卫生事业作点贡献。”刘春荣回忆当时的心境说。
他就这样毅然放弃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于当年6月进入常宁县人民医院上班,主攻儿科,并强烈要求医院设立儿科。
“儿科是许多医生避之不及的,因为小孩不能表达自己的病痛,完全靠医生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去判断。可是儿科太为重要,我必须把这个担子挑下来!”
在他的争取下,1984年10月,人民医院儿科设立了。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第二年,刘春荣就前往湘潭参加了省儿科提高班,半年的潜心学习让他在儿科专业有了第一次飞跃。紧接着,他又前往湖南省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学习,储备了丰富的儿科医学知识。
1993年5月,刘春荣被任命为儿科主任,彼时儿科一年收入仅2-3万。刘春荣上任后,立即投入1万多,添置新生儿暖箱,用于治疗新生儿破伤风、黄疸、肺炎等疾病,这一设备在90年代全省的县级医院中都是稀缺产品。
先进的设备加上刘春荣的精心管理,当年,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科病人就大量增加,儿科收入立马翻了一番。新生儿重症肺炎、腹泻脱水等病症在这里都能得到有效医治,人民医院儿科也逐渐壮大,建立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成为衡阳医学界小有名气的一个科室。
不管病情多危险,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八、九十年代的新生儿,因医疗技术落后,破伤风、肺炎、黄疸等病发率高,且死亡率也高,刘春荣经常奔赴在与死神较量的路上。
1988年,西岭一个新生儿患破伤风被送到人民医院诊治,口吐白沫全身抽搐,情况十分危急。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可采取的措施也十分有限,刘春荣大胆地给小孩使用大量安定剂,让他恢复平静,似是进入冬眠,接着带领科室医护人员精心护理,7天下来不曾合眼,终于把小孩抢救过来。
刘春荣说,每一次抢救的过程都惊心动魄,每一次看到那幼小的生命转危为安,都觉得自己做的是人间最值得的事情。
90年代,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孩突然抽搐呼吸暂停,被送到医院紧急救治。刘春荣和同事费尽办法实施了半个小时抢救,小孩依然没有心跳,不得不将他送去太平间。
离开太平间后,疑惑和不甘一直在刘春荣心头萦绕。“为什么小孩会突然没有呼吸和心跳?抽搐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会不会只是暂时的?”
“也许他是细胞内缺钙引起的抽搐和呼吸暂停?!”苦苦思索了约20分钟,刘春荣脑海灵光一闪,立即跳起来朝太平间跑去。果然!躺在床上的小孩恢复了心跳!他马上喊来同事,紧急进行抢救,从鬼门关把小孩救了回来。
“要不是您,我的小孩可能就救不过来了!”小孩的母亲感激涕零,“如果多些您这样的医生,一定能挽救更多宝贵的生命!”
“救死扶伤的责任太过重大,我绝不敢有丝毫马虎,不管遇到多么困难的局面,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刘春荣说。
要把当最好的儿科医生作为终身奋斗目标
从医35年,刘春荣有三条必须坚守的信条:良好的医德,强烈的责任心,和高超的医术。他坚持认为,病人不是医生的摇钱树,一定要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这是做医生最起码的底线。
“要做就做最好的儿科医生!”刘春荣告诉自己。
为此,他苦心钻研,用心看病,不仅收获了患者的认可,还得到同行的肯定,成为湖南省儿科管理委员会委员,衡阳市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3年4月,刘春荣开始担任副院长职务,因业务方向变化,儿科被暂时搁至一边。2017年,医院门诊部成立儿科专家门诊,已经年近花甲的刘春荣又重新走向一线。重拾搁置许久的行当,他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已适应不了新时代,他又进行了一番恶补,上班下班,一有时间就抓紧学习,慢慢地,他每天接诊的病人从2、3个升至60甚至70余个。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年,刘春荣感觉身体开始吃力,不得不搬离门诊,却依然每天门庭若市。
“每次小孩身体不舒服,我都来找刘医生,他每次都能药到病除,这样的医生,我们信任他!”带小孩看病的易女士说。
58岁的刘春荣即将退休,但他对这个岗位还有着无限感情。“退休后,只要医院有需要,我随时可以返聘上岗,没有医院的培养,我不可能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副主任医师,我有义务为常宁的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刘春荣说,他愿意做一名永不停歇的战士,一辈子做孩子的“健康守门人”。
编辑:宣传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