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血液检查需要在手肘部抽血,抽完血后,棉签一按,手肘一弯,中途还不时松开棉签查看血有没有止住……你抽完血后是否也是这样操作的?如果回家后发现穿刺部位有淤青和胀痛,你大多会质疑护士的穿刺进针的技术。其实,大多数时候是我们错怪护士了,这通常并非护士技术不佳,而是因为我们不会按压。
那么,该如何按压才能避免穿刺部位淤青和肿胀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针眼。静脉穿刺后,会在皮肤和血管壁上分别形成两个针眼,一个是我们所看到的皮肤上的针眼,而另一个是位于血管壁上看不到的针眼。抽血时,由于针头是斜着进入皮肤的,所以,一般来说,这两个针眼不会在同一个点上。因此,如果抽血后将棉签按压在皮肤上的针眼,那血管壁上的针眼可能仍会有出血,继而形成皮下血肿,导致局部皮肤淤青肿胀。
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按压呢?首先不推荐我们平时所用的屈肘按压法,因为屈肘时不能直接观察到按压部位,容易导致穿刺点移位;此外,屈肘按压时,肘部韧带处于收缩状态,会使按压力度减轻,即便按压棉签不发生移位,穿刺点也会由于按压力度过小而出血,导致淤血及疼痛等不适。
正确的按压方式是胳膊平直,将棉签平行于血管的方向按压,这种方式能够增加按压面积,保证能同时按压住皮肤上的和血管上的针眼。前臂呈伸展状态时,穿刺点位置也不会产生较大的位移,按压就能使穿刺点受力均匀,最大限度地降低淤血和疼痛的发生率。正确的按压时间以5分钟较为合适,时间太长,患者多难以坚持;时间太短则会因出血尚未完全止住而增加皮下淤血的几率。对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如果没按压好,出现了皮肤淤青或肿胀也无须紧张,因为一般淤血是可以自行被吸收的。为加快淤血的吸收,也可以采取抬高患肢、先冷敷(抽血后的48小时内)后热敷的方法。必要时,还可用云南白药1克与食醋1毫升混合调成糊状后湿敷,以达到止血、消肿、减轻局部疼痛、促进淤血吸收的目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