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一块创造奇迹的地方,中国第一家炼铅厂、中国第一家炼锌厂、中国第一家氧化锌厂、中国第一家铍冶炼厂都先后从这里诞生;这是一块领跑行业技术研发的热土,享誉世界的水口山氧气底吹熔炼法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作为国内实施有色产业升级转型的首选工艺予以大力推广应用,正改变着我国铅铜冶炼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进程。
11月1日,“这里不一样——湖南特色工业小镇网络名人行”活动走进常宁,近距离感受被称为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摇篮的水口山铜业小镇的独特魅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一花,副市长段鸣,水口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志斌、党工委书记颜晓曦参加。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一株株香樟树点缀其间、一幢幢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相继落户……走进铜业小镇,到处都是工人、运输车辆、车间机器手忙碌的景象。
在铜铅锌产业基地,两座巨大的的焙烧炉静静地运转。“这座152平方米的焙烧炉,是亚洲最大的流态化焙烧炉之一,也是铜铅锌产业基地锌项目的主体设备之一,日可处理锌精矿物料1060吨。”株冶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它不仅解决了以往砖砌炉顶易开裂、掉砖、寿命短,炉顶冒烟造成炉顶钢结构腐蚀、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且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硫的回收率。
“我们没有往湘江排放一滴水。”该负责人自豪地说。该项目有着全厂智能化生产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和保障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特有的污酸处理系统,可对生产废水进行回收加工处理,处理后作为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工业废渣也可在园区内实现循环使用,真正实现绿色发展“零排放”。
“你们看这些硕大锃亮的阴极铜板,是机械设备的‘动脉神经’,工业制造少不了它们……!”在金铜项目生产现场一派火热,项目负责人介绍。看着机器、全自动吊桥自动化操作、运行。大家纷纷感慨“铜业小镇”工厂的创新、绿色发展。
采访团一行先后参观了株冶有色、五矿铜业、金翼铅业和隆源科技,深入挖掘铜业小镇的产业特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以及上下游企业发展情况。座谈会上,各网络名人和媒体记者听取了水口山铜业小镇的建设情况汇报,并就铜业小镇在促进投资、绿色发展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提问,我市相关负责人一一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有色产业强省、打造万亿级有色产业的总体部署,抢抓全省有色产业整合升级的战略机遇,加快水口山有色产业转型升级,致力将水口山建成中国五矿铜铅锌综合基地、中国铜都、世界铜产业重要参与者,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知名”的有色金属产业聚集区。
我市牢牢树立大产业链、全产业链的观念,大力推进水口山有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以五矿铜业、株冶有色和水口山集团公司为龙头,金翼铅业、志辉冶化、华兴冶化、沿江锌业、大字锌业、隆源科技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有色产业集群。同时,我市重点围绕铜压延加工补链强链,2018年引进了18家有色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今年又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氧化钽、氧化铌筹项目。目前,水口山有色产业集群已逐渐成长为全省有色产业的排头兵。
水口山铜业小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五千年悠久灿烂的青铜文化中的铜为元素,以五矿铜铅锌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发展铜冶炼、加工和铜基新材料等上下游配套的铜业全产业链为支撑,聚焦有色产业、红色文化、工矿旅游、产城融合,推进“产、城、人、文、旅”五位一体有机结合,构建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现代化特色工业小镇。通过5—8年的努力,全面完成铜业小镇建设,为打造千亿级有色产业、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推动常宁跻身全省经济十强、迈进全国经济百强,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载体。如今铜业小镇,已经成为衡阳八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湖南省第八届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全国的网络名人和全国重点新闻网站、省内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兵分两路,走进全省各地特色工业小镇,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多角度、立体化展示湖南特色工业小镇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展现三湘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风貌。
作者:钱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