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25日至29日,常宁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组织2019年中青班师生55人赴泉州市开展异地教学培训,旨在提升干部队伍素养、开拓师生视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常宁青年干部队伍。
本次异地教学由泉州市委党校精心安排,内容丰富,安排紧凑,采用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并通过经验交流会巩固学习成果。
专题讲座
中共晋江市委党校高级讲师许明月老师分别从“晋江经验”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晋江经验”的深刻内涵、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落实高质量发展赶超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晋江经验”。晋江人民凭借着爱拼敢赢、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不断探索与创新,走出一条全面发展的道路。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谢珍珍副教授分别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及使命、读懂“一带一路”、泉州先行的具体部署等三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解读。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在与外部的互动合作中实现开放的高质量发展。
现场教学
师生们分别前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五店市传统文化区、围头战地文化渔村、闽台缘博物馆、晋江市大埔村、源和1916文创园区等地进行现场调研,实地体验闽南传统文化、学习泉州高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透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文献、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师生们仿佛感受到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的繁荣景象,从刺桐古城(泉州别称)的角度,领略到我国古代作为东方大国的辉煌历史。
围头战地文化渔村
围头村是祖国大陆距离大金门岛最近的渔村,1958年在这里打响了震惊中外的八·二三炮击金门的第一炮,三百多名围头军民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其中有66人荣获二等功。庄重肃穆的英雄纪念碑、弹痕斑驳的战地指挥所,重现了围头军民奋勇拼搏、不畏牺牲的血泪史,更是为警示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闽台缘博物馆
台湾与中国大陆自古以来便是一衣带水、血肉相连,通过馆内1500多件文物文献,大家从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充分了解了闽台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进一步激发了大陆同胞希望祖国尽早实现统一的爱国情怀。
晋江市大埔村
大浦村有着“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的称号,以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增加村民收入等方式开展新农村建设。该村通过建设厂房和土地租赁,发展村集体经济,2018年实现村财政收入500万元。全村全覆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免费舒适的敬老院等各项民生保障,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表示收获颇丰、感触良多。通过理论学习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师生们从泉州这片热土上的革命事迹、改革奋斗史中汲取营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是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学员干事创业的斗志与激情,达到了以学促思、以学促行的目的。“晋江经验”以及泉州的高速发展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解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奋勇拼搏、担当作为,为常宁市实现跨入全国经济百强县的目标接续奋斗。
学员感悟:
在泉州市委党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异地学习,有以下体会:
一是干部要敢于担当,有开阔的眼界。泉州在1980年通过一份民营企业发展的文件,大力保障了当地经济发展。而1980年刚刚改革开放,社会上对民营企业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存有疑问时,泉州干部就敢于担当政治风险、社会风险,鼓励当地企业发展,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头,盘活当地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二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泉州干部在面临时代挑战时,不断学习、艰苦奋斗,为企业转型升级下足了力气。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引导企业出口转内销,进行战略调整。而当企业贴牌生产能力已经成熟时,鼓励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干部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学习取经,以面对新挑战。
三是了解历史文化,自觉维护中华文化。最好的课堂永远在路上,通过参观门里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等,挖掘了泉州本土资源,多方位的接触泉州的历史、民间艺术,让我们饱尝一顿“文化大餐”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相亲,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唤起了我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常宁市法院荫田法庭法官助理 宋雨轩
2019年11月,我们来到泉州这样一个从宋代时期开始做世界贸易的中国古老港口城市进行异地教学。培训第一天,晋江党校副校长许明月老师给我们讲了第一堂课——晋江经验,开启了我另外一扇思考的大门。五天的异地教学收获满满,让我感触颇深,特别是泉州开放、包容、创新、重学的思想,以及爱拼才会赢、敢想敢闯的精神,让我深深的折服。
开放包容是泉州这座城市最大的特色之一,这里有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像,全国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清净寺,有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也有规模宏伟的孔庙——府文庙,充分展现了古代泉州历史文化的发展与成就。开放的文化也促进了教育的兴盛,使得古泉州书院风行、人才荟萃,为现代泉州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和基础,也为其他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
——常宁市总工会女职工部长 陈姝 (文 张马鑫 唐维/图 祝冠楚 陈姝)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