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3001|回复: 0

松柏一个古镇的故事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1-7 10: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松柏——一个古镇的故事守吾拙道  


常宁的松柏镇,号称湘南第一大镇,说来它也是一个古镇。我对当下的松柏应是比较熟悉的,但作为古镇,我却是读徐霞客的游记之后,才对它有了一点肤浅的了解。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兼文学家,他最后的一次远足来到了湖南,而且到了松柏。那天他从衡州府(衡阳)乘船出发,溯湘江而上,本来并不打算在松柏停歇的,但由于一个意外,他在松柏的一家酒肆里与朋友再次相见,开怀畅饮述说衷肠。




他在楚游日记里记叙了这样一段颇有情节的经历。那是1637年(明崇祯十年)的春天,衡阳当地的几位友人为徐霞客钱行,此时一个叫刘明宇的朋友却左等右等一直未到,这时船家几次催促不可再拖延,他只得抱憾启程。当船行走了三四十里过了东阳渡时,只见岸上有人疾奔而来,招手呼喊,待船只靠近岸边,才得知这是刘明宇的轿夫。来者告诉徐霞客,说刘明宇就在其后,刘本来是坐轿子的,因为身体胖,轿夫抬得吃力走得慢,走了一段路后他便下轿赤脚步行,现正往这边走来。听轿夫这么一说,徐霞客和随行的静闻和尚甚为感动,于是赶紧下船。他们打算就在原地等侯刘明宇,然后跟朋友作揖告别。刘明宇是衡阳当地的一个绅士,他是明朝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国防部长)刘尧诲的儿子,也是一个慷慨好义之士。


然而徐霞客一行待在原地左等右等,过了许久,还未见人来。这时天色已晚,估计刘明宇不会再走夜路,他们于是来到一个叫香炉山的地方。山上有一寺庙,“登山顶,宿于茅庵,卧无具,栉无梳,乃和衣而卧,夜半雨声大作,达旦不休”,就是说他们当晚没有被盖也不洗涮,而是穿着衣服睡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徐霞客、静闻还有轿夫就起床上路了。一路上,他们还在打听是否有人看见过刘明宇。这时雨越下越大,而刘明宇又没带伞具,徐霞客估计他们不会走到前面去,于是来到大路口的一户人家,“乃暂憩其家,且谋饭于妪”,还打算就在这里等侯刘明宇。此时的徐霞客一身淋湿,很是寒冷,而且饥肠辘辘,可谓饥寒交迫。就在这户人家歇息等候的时候,徐霞客还派轿夫到外面寻找打听。随即那家妇人端出饭菜,可饭菜都是冷的,酒也没有加热,他们也只得将就着吃,同时还留了饭菜和酒给轿夫。过不多久,轿夫打听情况回来,说刘明宇其实后来并没再步行了,而是改乘船只径直往松柏方向去了,并且还可能要追到松柏的下一站柏坊,柏坊是个驿站,这是因为刘明宇并不知道徐霞客和静闻已经下船上岸了,于是他们又一次错开了。


得知这一情况,徐霞客顷刻着急了。他和静闻即刻赶路,打着雨伞,一路疾行,并要那个轿夫还要加快步伐尽量赶到前面,以便早一点到达松柏截住刘明宇。这时大雨倾盆,道路泥泞,徐霞客和静闻举步维艰,屡屡跌倒又屡屡爬起,弄得一身泥水,很是狼狈,他们之间还免不了相互的埋怨与责怪。用徐霞客的话来说就是“余同静闻更相跌更相诟也”。这样他们坚持走了十五里,跨过舂陵河,这是湘江的一条支流,再往前走不多时,就看见松柏了。这时他们远远看见刘明宇一干人携带茶水早就在路口急切等待着。老友相见分外激动,真是悲喜交加,而后他们来到松柏江边的一个酒家,备下酒菜,欢欣畅饮。席间刘明宇还执意挽留徐霞客住下,说要赠送的钱财礼物要稍后才到。但徐霞客再三辞谢,决意不再多停留以免耽误时间。


他们随后来到松柏的渡口,刘明宇帮忙租到一条渔船,并从酒家借来银两“厚酬舟人”,刘明宇还打算陪同送到柏坊,可是渔船太小容不下。这时天色已经断黑,“分手已昏黑矣”,而雨一直在不停地下,两位好友在松柏匆匆一唔之后,从此天各一方。徐霞客在游记中还写到,他到柏坊时已是二更时分,这时雨停了月亮也出来了。



有关松柏的的典故微乎其微,有幸的是徐霞客的游记留下了这一片段。如果不是豪爽仁义的好友刘明宇从衡阳赶来,如果不是那场大雨耽误了行程,也许徐霞客对松柏的印象仅是在船上远远的一瞥,对它的描述当然也就一二句话带过。







松柏至少在四百多年前就已是一个集镇了,徐霞客游记中的描述就是一个佐证。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古代,水运是一种主要的交通方式,很多的集镇都是因为当时便利的水上运输而形成的,松柏即为一例。最初的松柏可能只是湘江边上的一个很小的渔村,诚然我们已无从考究它成为集镇的渐进过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松柏镇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应该是清末民初以来的最近百余年,这与一个矿山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系。相距松柏镇仅十华里的有一个叫水口山的地方,那里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铅与锌等有色金属矿,曾经闻名于世,一百多年前就有了官办性质的规模性开采,当然这已是徐霞客之后过了两个世纪的事,否则徐霞客当年一定会光顾水口山的。


松柏镇一度的繁华与在这里的兴建的三个冶炼厂极为有关,松柏镇北临湘江,以它为中心,东西南面几乎被冶炼厂包围着,这几个厂分别生产铅、锌以及铍锆等稀有金属。最初从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就地经过选矿工艺成了精矿后,用船运到长沙去冶炼,由于运输成本高及时间周期长等问题,后来就在松柏镇附近建起了冶炼厂。为解决冶炼厂区与水口山矿区之间的运输问题,两地之间还特地修建了一条窄轨铁路,长约十华里路,这已是民国年间的事了。这条铁路在二十多年前就已被撤除,取而代之的是汽车运输。


冶炼厂的建立一度使松柏镇人口大量增加,也带来商业上的繁荣。街道上曾经的青石板路面变成了水泥路,沿街古色古香的木质铺面用水泥红砖翻新了,镇上操着外地口音的竟然比本地人还多了起来()。松柏镇之所以被称为湘南第一镇,无论从它的人口数量来看还是以经济总量及政府税收来考量,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而这些无疑要归于水口山矿务局(现改名为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的存在。在创造财富尽显繁荣的背后,其实松柏镇也存在着隐患,甚至可以说一开始就面临了生存危机,这就是严酷的环境污染。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我们亲眼目睹由于居住环境的恶化,松柏镇(老街)上的人口在逐年减少,不少人举家搬到了远离冶炼厂区的几公里之外,集镇上的有些商铺也随之关门另寻商机去了。松柏镇(老街)的衰落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个曾经因湘江航运而兴的集镇,与后来水上运输量的萎缩直至清零也有着几乎同步的过程。前不久我到了镇上,简直满目苍夷一片萧条,毫无生气,几乎每个门面上都用红漆涂写着大大的“拆”,店面其实好多早就歇业关门了。偶尔有几个还开着门的,那是几个人围着一桌打麻将,据说是在等政府发放拆迁补偿款。我听人说,政府下了文件,在厂区的一定范围内是不允许建居民生活区的,已有的,也要搬离,也就是说这个松柏镇(老街)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全部拆除。




   新建的集镇已经远离冶炼厂区,街道规划整齐,店面张灯结彩,广告比比皆是是,还建有电梯洋式楼房,很有城市韵味。当年那矮小的平房不只是昏暗狭小,每刮南风还不能开门窗,因为冶炼厂排出的烟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冒了进来,那烟含二氧化硫,很呛人。那种情况而今不复存在,民生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新集镇并没沿用老地名,而叫水口山镇,据说新地名几经讨论,官方也听取了来自的民间的意见才定了下来,可能也考虑了地名应尽可知名大气,对外招商办事也方便些的因素。一条高速公路紧挨集镇而过,靠近匝道,那上面的路牌指示已改成了水口山。镇上的主街道又直又宽,长约两公里,叫常青路。当初取这个名,可能是想贴切松柏这个地名,寓意松柏常青。嗟夫,松柏镇俱往矣,常青路仍常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