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5533|回复: 1

常宁的春节习俗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1-18 09: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宁人说的“过春节”,其实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包括过年、拜年、“耍正月”,到正月十五出节,这段期间仪式最多,年味最浓,气氛最热烈。
二十四日,是常宁人“过小年”的日子。这天,除了做好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吃“小年饭”之外,还有两项重要的仪式:“打坛墨”和“送灶王”。


“打坛墨”是常宁方言,意思就是普通话说的掸尘扫房子。吃过早饭,全家人齐上阵,从厨房开始,因为先扫净了厨房,就好做过年的菜饭,然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清扫尘埃、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屋里屋外、房前房后、庭院四周全部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送灶王,多在亥时举行。大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点烛,并供上祭灶的礼品。如花生、瓜子、糖、水果等等。很久以前送灶时,不仅准备牲礼和燃烧金银纸,还有的为灶王老爷奉上糖果、麦芽糖、糖瓜、蜜瓜以及汤圆之类,把供品弄得又黏又甜,是希望灶神的嘴巴吃得又黏又甜的,目的就是封住灶王爷嘴巴,不让他回天庭胡乱禀告说坏话,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传好莫船丑”,保佑一家平安。
到了年三十夜,要用同等仪式把灶君接回家来。


从二十五起,直到大年三十,是各行各业、全家老少最忙碌的几天,办年货、做米粑、烤烧酒、炒瓜子花生、干塘、捞鱼、杀鸡,杀猪、宰牛、宰羊、添置新衣裤、新家俬......常宁人旧俗讲究“杀七不杀八”,所以在二十八日那天不杀牲畜。









“辞年”是常宁人晚辈敬重长辈的礼节,如儿子孝敬父母,女婿孝敬岳父岳母,外甥孝敬舅舅阿姨,侄儿孝敬伯叔姑姑,也有下级送给上级,亲朋好友互送的,礼品一般是烟酒糖果、鸡鸭鱼肉之类,也有打红包送现金的。

这几天,人们还有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门神的习俗。年画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希望,充满对未来的向往。


大年三十,那些常年在外漂泊、谋生的一般都得赶回老家跟亲人吃一顿“团年饭”,显示一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常宁人团年饭很讲究团年肉和团年鱼,大坨大坨的红烧肉,一条草鱼。过去因为贫穷,很多人家都会做一碗“看盘鱼”(一对鲤鱼,雌雄搭配,每只约三四两重),甚至有的买不起鱼,就用一条木刻的鱼装在碗里,讨个“有余有剩”之意,

除夕晚上守岁迎新是中华民族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吃罢团圆饭,当家的女人把灶台和碗筷、餐具洗得干干净净,放得整整齐齐,接着准备各种果盘、零食,手巧的还拿出自做的各种糕点;男人则张灯结彩,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到来。孩子们会围绕在长辈身边,等着发“压岁钱”。与家老小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子时以前,当家人燃香点烛,放鞭炮,把大门关上,叫做“关财门”。初一子时开始,人们会择时把大门打开,燃香点烛,放鞭炮,叫做“开财门”。即时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祈求方方得利、四季发财!



常宁人初一日最重要的仪式是全家挂红。早餐前,家庭主妇把酒、茶、饮料、杯子、零食、水果摆到桌子上,从老到小斟满酒或饮料,当家的则准备好红包,一人一份,然后在大门口点燃鞭炮,全家喜笑颜开,围坐一桌,互相恭喜、祝贺新年!



新年的早餐一般是象征天长地久的面条、饱饱满满的饺子、团团圆圆的桂元炖鸡、鸡蛋。全家人吃完早餐后一般由孩童向父母以及祖父母进行拜年恭贺,而父母也会在孩童拜完年后给他们发红包作为新春祝福。随后年轻的或辈份小的,携带妻子儿女穿上新衣服走出家门,向街坊四邻与本家族内的各家进行串门拜年活动,在路上相遇时晚辈亦要向长辈拜年,并让请长辈先走表示尊敬。而德高望重或者因年迈无法走动的老人则不需要出门拜年,只需在家中等候晚辈上门进行拜访祝贺即可。



家族拜年,由年长者或有威望高者领头,依辈份前后排列,挨门逐户。如果队伍庞大,主家难以接待,只需放鞭炮,散香烟、糖果。

清朝时,拜年行跪礼,民国后改跪拜为拱手作揖。客人来家里拜年时,先要请客人上座、斟酒,然后放鞭炮,陪酒、敬烟。如果是小孩还得送红包或礼包,视其亲疏。客人离开时得敬烟,放鞭炮相送。正月初一这一天不扫地,不倒垃圾,妇女不做针线,不煮饭做菜,为的是让妇女也好好歇一天。如不小心摔坏了东西,就说是“岁(碎)岁平安”“打发打发”。初二日,女婿到丈母娘家拜年,是谓“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也有已经生儿育女的,就让儿女们给外公外婆、舅父舅母拜年。新婚夫妇,必须双双登门。


从初二起,开始请年饭,具体时间由亲朋好友相互约定。年饭一般八至九道菜:而且依顺序有条不紊一一上席。第一道粉丝(荷折)黄麯肉;第二道虾米(哈)米;第三道冻米肉丸;第四道菠菜煮剁鱼;第五道鸡肉;第六道膀肉;第七道豆腐干子;第八道干笋炒猪肚;第九道全鱼。而且每一道菜都有每一道菜的寓意:粉丝黄麯肉意味天长地久;虾米(哈)米谐音和美;冻米肉丸意味团团圆圆;菠菜煮剁鱼意味鲤鱼跃龙门;鸡肉意味金凤送福;膀肉意味财源广进;豆腐干子意味四方发达;干笋炒猪肚意味节节高升;全鱼意味年年有余。吃年饭时,主家摆出的看盘鱼是不能吃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如今摆看盘鱼的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年轻一代。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研究中国历史的外国学者认为:华夏民族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吃有关:清明吃米粑,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元宵节顾名思义就吃元宵了。但元宵节除了吃以外,还有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猜灯谜等等。这就是常宁话常说的“耍正月”,意思是从初一到十五全是耍。



自古以来,过年是人们一年中最闲暇的时节,孩子们都有寒假,如今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就有十多天,这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探亲访友、旅行、玩耍。过年期间礼节和仪式颇多,其源远流长,这些礼节和仪式是人们相互之间内心情感的最直接表达,通过这些表达,让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情感和身体身心得到愉悦的享受和释放,所以倍受尊敬和重视,让人终身难忘!

过年是常宁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时刻,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喝在年味中渐渐淡化,但约定俗成的仪式感让它更显得认真和庄重,把原本多姿多彩的生活迸发出激情和高潮,以此为节点,让每一个人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追求更幸福的未来。   


责任编辑:张朔夫   
封面摄影:郭兴成   
审  核:郭小兵 陈小林
来源:常宁民间文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161

帖子

47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10
发表于 2020-1-18 18:2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那干盘鱼最有意义!不管是出九个碗还是出十个碗它都是是压轴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