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几天,街上的行人开始多了起来。
特别是像最近两天的日子,天气正好,阳光明媚,在家宅了半个月的人,面对太阳,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小区里也已经有人结伴下楼“透气儿”
朋友圈里转发疫情情况的人开始变少,微信群里疫情话题的热度,也逐渐褪去。
最近醒来的第一件事,也不再是关注疫情情况
似乎,大家感觉,疫情快要结束了。
事实是这样吗?
坚持,还未到松懈的时候
行百里者半九十。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何况现在还远没有到黎明,我们仍然处于深夜之中。
2月11日,钟南山院士针对疫情拐点问题回应:根据模型预测,2月中下旬疫情可能达到高峰。
目前,多位专家都不能对拐点做出明确判断,我们一定要清醒,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月12日,人民日报也发文提醒大家:“疫情防控,还未到可以掉以轻心的时候”
同时呼吁:不串门、不聚餐、不隐瞒。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分析,全国近千起聚集性疫情,83%发生在家庭,涉及病人从婴幼儿到老人。
疫情面前,一个人也别掉以轻心
一个月前,没有一个人能预料到这个看似普通的流感能席卷全国。
也没人能预料到,1月20日全国新冠病毒感染者仅 291 人,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上升到 7万多例,且该数字还未停止。
新冠病毒的传播性可想而知。
所以,只要这场战“疫”还未结束,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并且,在这次疫情面前也千万不能忽视任何一个人的“力量”
因聚餐、瞒报、忽视而造成的聚集性传播
瞒报频现害人害己
福建晋江一男子从武汉返乡,谎称自己从菲律宾回来,参加宴请致91人被隔离,3000多人被管控。
一家瞒报,整栋隔离;一人瞒报,门急诊全停。这是发生在广州海珠区琶洲保利天悦和广东祈福医院的故意瞒报致数百人被医学隔离的恶性事件。
聚集性疫情影响极大
天津:宝坻区一百货大楼,聚集性疫情爆发,43人确诊,近两万人隔离排查。
从1例到43例,聚集性疫情是如何爆发的?
1月31日,百货大楼小家电区一名销售员被确诊为当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不幸的是,第2、3、4例相继出现。宝坻区卫健委副主任刘继水说,这几例患者“均没有武汉旅行史”,除一对夫妻外,相互之间完全不认识,“当时确实有点懵”。真相扑朔迷离。除第2例是第1例的丈夫外,另外3例均为百货大楼售货员。第4例患者——卖鞋区售货员曾于1月12日至13日先后两次到已出现确诊病例的某外地城市进货。
但问题随之而来,3名售货员互不认识,不在同一售货区,未一起参加活动、用餐,甚至未一起上过厕所,没有任何交集,是如何传染的?一时间,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疾控专家也陷入困惑。直到第5例出现,谜团才最终解开。据了解,1月23日下午,这位患者曾到百货大楼购物3小时,这成为串联其他4例的关键“链条”。
三小时就被感染,也说明了聚集性疫情传播的巨大风险。
疫情是试金石,也是照妖镜。瞒报谎报,害人害己。
忽视轻视追悔莫及
明知一起聚餐的亲戚确诊却不当回事儿,直到一家7口全中招才后悔...
据介绍,某家人在过年期间和亲戚一起聚餐,8天后,接到亲戚的电话,说我得了新冠,是被来我家玩的朋友传染的,他去过武汉你也要当心。但这一家人完全不当回事,听了这些话跟没事人似的,仍然正常上班逛超市、去银行、走亲戚,直到家里有人发病了,仍在家里忍着不去医院,并照常出去买菜。又过了几天,孩子也病了,全家人开始着急了,终于大人孩子相继发病去了医院,疾控人员调查时,他才说出自己曾和病人一起吃饭的事实,结果为时过晚,全家人7个人已经全部中招。
别让付出的努力功亏一篑
战“疫”已经打响了20多天,多省医务人员签下“军令状”,远赴疫区与病毒斗争;上万疫情防控工作者仍冒着危险,奋斗在一线;成百上千万的人民在家中自我隔离......大家所做的一切,为的就是防止病毒继续蔓延,为的就是能够早日看到战“疫”胜利的那一天。
很快,我们将面临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外出人员返回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全面大考, 随着人员流动的不可避免,一场更加艰巨的考验已经到来。
这场战“疫”没有赢家。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有无数的企业正在大面积裁员、面临倒闭;有无数的员工没有了工作;甚至有很多的人因此丧失生命,包括我们的医务人员。
疫情防控,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即使是在家里宅了半个多月的老百姓,一样做出了贡献。那么,请大家一定要再接再厉,坚决守住自身这道最有效的防线。
想出门的,请停下脚步,想侥幸的,请打消念头。
千万别让付出的努力,功亏一篑。
希望就在眼前,请再坚持一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