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5853|回复: 0

尝新节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7-10 09: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农家第一次吃新米叫尝新,民间自古就有这一习俗,在农历六月暑间的“辛卯戍日”,人们视早稻成熟之际约定俗成。尝新节本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不知不觉地淡忘了!

如今相聚,若是有人提到尝新,五十岁以上的人应该还能记起;至于八零后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尝新的缘由与概念那就更模糊了!

有资料表明,尝新节主要流行在水稻和小麦种植区的农村。过去有句俗语:“大人盼尝新,小孩盼过年。”由此可见尝新节在农耕时代的重视和重要。不难想象,新粮成熟之前,多是青黄不接,不少人家都得勒紧裤带过日子,紧巴得很。只有夏粮出来了,才可以敞开肚子吃一段时间的饱饭。

尝新节的固定时间:分南北两种,北方是农历六月初六,南方是农历七月初七日,为什么要定到这一天呢?因为北方小麦是先年十播种,次年六月收割;而南方的单季稻是当年清明播种,七月中旬大量收禾。若是收割提前,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时间一般都在六月中、下旬含辛的日子,因为新与辛同音。

尝新的意义有两种:第一是庆丰收:在缺粮的时代里,尝新就意味着收新粮,吃饱饭了。所以,这是农户最向往的时刻,因此庆祝一番,也在情理之中。

在旧时代里,经济很不平衡,操办的物质千差万别,财主们个个攀比,你办得热闹,我要办得更热闹;开始发家的中产阶级也不会看扁自已,要尽量办好些;而穷人就不一样了,有办法的可能会弄上几个菜,没有办法的,就一碗新米饭也叫尝新。

解放之后,从一九五零到一九五八年,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尝新也就成了有始以来最热闹的场景,家家户户都有鸡肉鱼和豆腐,开始兴八大碗;后来用十个品碗;再后来用十个大品碗上桌,甚至有人采用清杯酒(老式结婚宴)的礼节。更为热闹的场面就是互相请客,今天去张家,明天去王家,中午在李四家,晚上在刘二家,若是有多家互请,接连会吃上五六天。

一九五九年上半年生活出现困难,我所在的食堂是尝全新,也就是说:尝新的那一餐吃的全部是新米饭,每人二两猪肉(十六两秤),小菜不多。六零年尝半新,全食堂只有一碗新米饭,由食堂会计分发,有的吃上了,有的没吃上。

六一年五月一日散食堂,从五月到七月三十一日的粮食,由各小队(即七十年代的大队)分发,根据男女劳力和大、中、小口的定量标准按月发放到户。这年的生产以临时组阁的生产队为单位,稻谷产量不高,旱粮与副产品多为自发生产,从秋收起,生活好转。这年的尝新凭各人的能力,略有荤菜,三、五个碗不等。

一九六二年全国实行四固定,田土山河划分到各个生产队,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分配制度,四属户和五保户的粮食不低于水平线,这个制度一直实行到改革开放。在这些年中,所有的钱粮完全依靠生产队,每年尝新由生产队统一安排杀猪捞鱼,大家张罗六至八个碗。尽管如何,米夫子蒸肉、豆角子搭底,这碗菜应该是多数家庭都有的

尝新的第二种意义是祭祀:其主要目的就是感恩先辈与天地。中国人敬奉先祖始于父系社会,发展到顶峰期,可谓重中之重,到出新粮时,岂有不敬祖人之理?故此,每年孟秋必先以新粮、新果祭祀。祖先未吃,自己绝对不能先尝,若有违背,即为不孝!为防外出碰到这种事情不好处理,故此,要在收割前尝新以敬祖宗和天地。

敬奉仪式非常隆重,七月初七日开鬼门关,又是尝新大吉,凡大户、大族都要到宗祠中去祭祀,铳炮连天,九出十道,一边用新米饭敬奉先祖,一边拿新米饭和菜到稻田中去祭祀天地。

第二道程序,盛新米饭加各种荤菜让狗吃饱,理由源自于传说,万年之前,有一条仙狗见人间没有吃的,为了帮助人间,乘仙人晒谷之机,先到水中把一身滚湿,再到晒谷场上打滚,谷仙见了去追,可是追不上。为之阻拦,就在狗的前面变出一条大河,狗横渡大河时,把身上的谷洗掉了,故而,带到人间的就是狗尾巴上的那一点点谷了。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水稻始种于湖南,后发展到世界各地。

第三道程序才是尝新。吃新米饭有一个讲究,先男后女,先长后晚,同辈论年龄,依次为祖辈;父辈;自己;儿辈;孙辈。小户人家在自己家里敬奉,其程序相同。

到改革开放之后,为什么很少有人尝新了呢?主要原因是外出打工,离开了田园生活,一家人不能团聚,若是为之尝新回一次家很不合算!再就是自己不种田,很多地方难找新米!在商店里买的米,不知道是新是老,最终,只好不尝了。

没有尝新节,对现代人来说,本也算不了什么,因为少吃与限量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一定亏对了祖先!在我家,为了弥补这个缺失,凡是买了新上市的果品,就必须先拿一些敬祖先,然后才能自己吃。凡节庆只有自家人,必须敬奉之后才吃。若有客人,先敬奉不方便,就由主厨者叫唤,煮一碗请一次,有新上市的蔬菜也要先喊一声,我今天买了某某菜,敬请列祖列宗都来尝一尝

综上所述:尝新是名,敬祖为实,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仪式,祖先到底吃没吃,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而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知恩图报,感谢先辈之创造;感谢天地自然之给予。 

责任编辑:张朔夫

作者简介

 彭福生,字德圣,笔名成天乐,生于1948年,退休人员。湖南省常宁市作家协会会员、编委成员、常宁之声名誉顾问、常宁市网络作家协会优秀会员。

一生酷爱文学,曾发表过新闻、自由诗、评论、地方流传故事。退休后,著有《寒舍内外》、《彭德圣作品选》、中篇、短篇小说等百多万字。2018年所著《天翻地覆慨而慷》,获得了改革开放40周年网络征文奖。20191月份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福生寓言。第二本《福生寓言初稿现已完成。

电话::17343748866

       QQ273960152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