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3750|回复: 1

红薯礼赞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8-24 10: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薯礼赞
文/朱明
        红薯,一个平凡的名字,一种廉价的食物。千百年来,它苦苦地贱生于瘠土,默默地奉献于人类。它虽平凡却用途广泛,它虽低微却价值不菲。它既具有小草的风格,又拥有人参的价值。它像小草一样不与鲜花争艳丽,不与人参比高贵,默默地陪衬着鲜花绽放,守护着万物生长,从不张扬,毫无攀比。所以,它在文人墨客的眼中,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不值一提、不屑一顾。自古以来,书中无字、诗中无声、画中无影,一直被人们低看和贱用。
       红薯,又叫番薯、甘薯,地瓜,红苕等,系一年期生长性旋科类植物,原生长于南美洲,16世纪由西班牙水手携带至菲律宾岛屿。明朝万历年间,闽籍商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将其藤苗和栽种方法带入中国,后逐步扩种到全国各地,在中国种植已达五百余年,成为丘陵、山区、旱地等地区的主产和主粮。从此,它根植于中国大地,服务于中国人民,与中国大地和中国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红薯,它的种植技朮简单,培护容易。初春季节,把红薯埋放土里,不久长出薯藤,把薯藤剪成六、七寸长并保留三节叶为薯苗,把薯苗横插土中,经过两三个月生长,裸露地面的部分长成藤苗,插埋土中的部分生根结成红薯。插苗后只需施一次肥,松一次土,翻两次藤就完成了所有的培护工序,只管收挖、食用,加工、储存。红薯对土壤、气候、水分要求不高,适应自然环境性能较强,有时甚至无意丢落在荒土中的薯苗也能生根、长藤、结薯。新开荒地也能栽种,而且产量颇丰。"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句民间俗语,成为古往今来人们送给不作为庸官的一句忠告,指责庸官什么事都干不了,只能种种红薯而已,间接地说明了红薯易于种植,所以人们视红薯为贱生物种而低看一等。
       红薯,具有不张扬、不显摆、不争名夺利,不华中取宠的品格,很难看到它遍地开花,招蜂惹蝶、勾人眼球。即使它偶尔绽放几支洁白、紫紅色的花朵,虽然艳丽夺目,但也不会与鲜花争奇斗艳,而是默默含羞地、稀稀散散地依偎在绿叶傍,陪衬点缀着翠叶,静静地等候主人的取悦,以示对主人辛勤栽培的慰藉。
       红薯,它的用途广泛,可生吃,可熟煮​,可磨粉,可熬糖,可酿酒。红薯淀粉黏性较强,可加工成薯荷折,干湿均可作为菜肴食用,淀粉还可作为其他很多菜食的辅料;红薯煮熟搅烂用木板沙布刮成薯片,凉干炒着吃,炒熟或油炸的薯片子是过去农村家家户户宴待客人,馈赠小孩的常用年货;红薯煮熟切成薄片晒干后做成牛筋薯,很有嚼头,香甜有味;红薯切成细丝或斩成细丁晒干煮熟吃,或与大米拌合煮成薯丝饭、薯丁饭;红薯​叶是道口感不错,香脆爽口的下饭蔬菜;红薯根和红薯藤是牲畜上好的饲料;红薯还是制造酒精的重要原料。
       红薯,具有较多的药补功效。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
、B、C、E和铁、铜、硒等十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它所含有的赖氨酸具有提高人的智力、增进生长、增强体质、延年益寿、预防骨质疏松的药补效果,是大米、面粉所缺乏的人体必需的元素。红薯被明朝药圣李时珍誉为长寿果;红薯叶富含黏液蛋白,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通便利尿、降血压、降血糖、预防癌症和动脉硬化,被香港人誉为蔬菜皇后,现在,全世界不少人都喜欢食用。
       红薯,它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过贡献​。秋收起义和八一南昌起义后,朱德和毛泽东率部会师井岗山,成立工农红军,建立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蒋介石为了消灭这支新生革命队伍,对井岗山地区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围剿,外面粮食运不进,井岗山七千余名工农红军严重缺食少衣。井岗山的老百姓和红军开荒种红薯,一年四季以红薯为主食,用红薯充饥度过了两年四个月艰难困苦的日子,粉碎了蒋介石的五次反革命围剿,保存了革命火种;在北上长征路途中,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红军经过的地方,沿途老百姓大都是拿红薯和杂粮接济红军。在湘江河畔,有一位十六岁的年少红军因饥饿晕倒掉队,被当地老百姓救起,让他吃饱红薯后,又送给他一袋,他背着红薯连忙赶路,追上了一队同样因饥饿走不动的少年红军,他们一起吃饱红薯恢复了体力,很快追上了主力部队,归队继续长征北上到达延安,后成为抗日队伍中的有生力量。红薯为井岗山红军反围剿,巩固红色根据地,为红军北上长征,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作出了较大贡献。
        红薯,曾经帮肋中国人民度过粮食灾荒,很多地方一直流传着"薯是半年粮"的俗语。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连遭三年自然灾害,水稻因干旱大面积连年失收,人们过起了吃糠咽菜的苦日子。耐旱的红薯还有点收成,因此,红薯、红薯丝、红薯丁、红薯干、红薯叶便成了人们的主食,帮助人们度过饥荒,成为战胜自然灾害的有功之臣。
        红薯,它虽然得不了若贝尔奖杯,进不了吉尼斯纪录,但它浑身是宝。可食可用、亦菜亦饭、酿酒熬糖、防病治病,无所不及、无所不能;它虽不是主粮,却充当过主粮的角色,担当过主食的重担。它虽不是物中之王,却享受过物中之宝的美誉。它向人类索取的少奉献得多。它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是世上任何物种不可比、不能及的。我们为它拍手称赞,讴歌颂扬!​
       古往今来,人们热衷于为英雄树碑立传,为名人歌功颂德,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普通百姓却吝啬笔墨,无所顾及,难见只言片语。正如红薯一样,千百年来默默奉献人类,与人类和诣共存,伴随人们度过了漫长的艰难岁月,却被人们低看贱用。我给红薯唱赞歌,意在呼吁世人:"当你在注视头顶上的大树时,别忘了脚底下的泥土,理应敬重平凡人、珍爱平凡物,关乎平凡事”。

作者:朱明,湖南省常宁市商务和粮食局退休干部。
电话15211422436
邮编421500
地址:湖南省常宁市宜阳办事处侨谊街侨谊巷九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161

帖子

47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10
发表于 2020-8-25 20:0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年少时薯是半年粮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