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最是书香余韵长。
近年来,常宁市总工会扎实推进“中国梦·劳动美一一女职工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还开展了“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各级工会推荐征文178篇,经过专家评审和市总工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共评选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
现开办专栏,用书香传递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三等奖作品展示
作者:常宁市板桥镇中心幼儿园 刘淑芬
有些人常常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家庭似乎没有太多的关系,早在古代就有了家庭教育的观念,三字经说过:“子不教父之过”,三字经又是古时候的启蒙教材,证明家教在孩子的教育中有重要地位。 自古以来中国最注重礼义仁孝,“礼仪之邦”的称号绝非虚名,在今天很多家庭还有许多的家教礼仪,如:见到长辈主动问好,客人来了主动招待,吃饭时注意夹菜礼仪等等,在古时候家教的体现更甚,走路,说话,吃饭甚至睡觉沐浴都有一定的规矩和礼仪。 时常看到新闻讲述一个孩子不小心把自己携带的冰激凌掉在了地铁上,自己主动将冰激凌收拾干净,不影响其他乘客,这就是一个孩子家教的体现,家教是可在骨子里的品格的体现。父母和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成果直接在孩子的行为中反应出来。我小时候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外公是一位人民教师,从我小时候拿筷子开始,外公就非常严格,只要拿筷子的姿势不对,就会被外公手里的筷子打手,慢慢的养成的握筷子的正确姿势。在我在外读书期间,经常看到许多大学生的筷子都是拿得不正确的。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个人的休养和家教。 家教除了教育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礼仪之外,也塑造了一个人的品格,一个善良的人,必定是在家庭中受到善良的人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教育了孩子,才使得孩子内心善良纯真,与之相反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冷血无情的。一个家庭的孩子就像一颗种子,家教就像是浇花时用的水,好的水源滋养出来的花朵必然是健康的,美丽的,不好的水源养育出来的花朵就是萎靡的,丑陋的。 一个人的长相只能决定第一眼的印象,人的行为才决定了别人对他的长久印象,一个诚实,真诚的人,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做朋友,愿意帮助他,因为他的诚信和真诚给了别人安全感和信任值,在和他交往的过程中会觉得这个人值得交往和帮助,好的家教是他获得更多的朋友和更好的机会。反之,不好的家教给人带来不好的事情和不好的朋友,一个家庭如果总是教育孩子去贪图小便宜,别人一开始或许愿意和他交往做朋友,但在交往过程中发现了他不好的行为就会慢慢的疏远他,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是没有朋友的。 新闻中常常写着见义勇为的人,这样的人拥有善良勇敢正直的品格,这种品格的形成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的成果,新闻中也写了自私自利的人,哄抢货物,妨碍警察执法等等,这都是一个人素质和家教的体现。好的家教,不一定能让别人称赞你,但会散发出正能量的光芒,给别人带来美好的能量,给别人树立好的榜样,不好的家教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伤害别人甚至自己,给社会树立了坏榜样,令人鄙夷或引以为戒。 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取决于父母的教育理念,性格等等,好的家庭教育或给孩子积极向上的能量,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拥有正能量和良好性格及品行的人,在往后的成长中都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的益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素质和品格是家教的缩影。有家的地方,就有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