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6932|回复: 2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南篇】常宁之行系列报道之一:非遗助力脱贫忙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0-11-9 09: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衡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常宁油茶土法榨油制作技艺”。新华网发(汪衡 摄)

  新华网长沙11月6日电(记者 张晶)正是油茶花开时节,记者来到衡阳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这里有漫山遍野的油茶树,还有风光怡人的“油茶小镇”。

  走进平安油茶小镇,立刻会被油茶土法榨油制作技艺吸引。由最原始的“打压法”到“磨推法”,再发展到现在的“土榨法”,常宁油茶榨油技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2014年,常宁油茶土法榨油制作技艺被确定为第四批衡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

  在小镇的油茶榨油技艺传承基地里,非遗传承人遵循古法,活态展现了榨油的全过程,吸引不少游客观摩体验。

  土法榨油及效率更高的物理冷榨现代工艺,也带动了使用茶油制作的“常宁豆油饼”“白沙烧饼”等传统美食的销售,“平安油茶小镇”的文旅产业日渐兴盛。

  在常宁市,油茶榨油作坊大约有90多家,平均每个榨油坊都有1个榨油的老师傅和2个徒弟。一批非遗传承人还在蓬塘乡田尾豆油传承基地、白沙镇烧饼传承基地等乡镇举办培训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通过生产性保护,实现传承技艺与增收致富两不误。

  除了推广油茶榨油技艺,常宁市非遗项目“常宁木雕”传承人在三角塘瑶塘村设立非遗就业工坊,帮助14名贫困户就业增收,人均年收入有3万元以上。

  组织企业专家点对点帮扶,引进电商帮助非遗产品扩大销路,建立传统工艺专业研发团队,提升非遗扶贫产品档次……常宁市不断构建稳定健康的“非遗+扶贫”模式,助力精准脱贫。

来源:新华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20-11-9 13:1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织苎麻布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488

帖子

32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01
发表于 2020-11-9 18:3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织苎麻布的艺人叫机匠,还有织蓑衣的,这些艺人大多七老八十,或者已经作古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